“皇上,河北的局面,已成定局,李從固拿下河北之后,并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并且主動上書朝廷,言語頗為恭敬,這說明李從固已有求和之意,對方的野心并不大,至少目前是這樣,如此,臣建議還是以安撫為上,盡快結束河北之事。”
錢明度出言建議道。
陶侃說道:“李從固暫時還能穩住,但是西域.....”
隨著財政改革的全面推行,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許多矛盾開始越來越凸顯,尤其是鹽鐵等重要財源的改革,觸碰到了地方豪門的根本利益,因此遭到極大的抗拒,甚至是武力反抗。
雖然目前還只是小規模的暴亂,卻已經有了越演越烈的趨勢。
嶺南之戰,江南一系的地方力量,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乃至于威名一時的趙柏安都是戰死在那里,但是當叛亂被平息之后,趙詢為了拉攏那些政治立場比較中立的門閥世家,因此這場戰爭的勝利果實,絕大部分都是割讓給了幾個門閥世家,因此換來了他們對趙詢的支持與擁護。
出力最大,最后卻是什么都沒有得到,換成任何一個人,內心都不可能平衡。
所以,江南一帶的地方軍鎮,如今對朝廷,或者說對趙詢,那是相當的不滿,不滿情緒的表現就是,隨著改革的進行,江南爆發了多股暴亂勢力,對于這種混亂局面,江南一帶的地方軍鎮大多數保持沉默,按兵不動,就算朝廷下達了命令,也是陽奉陰違,出聲不出力。
改革的進行,如今已經到了一個拐點,一個非常重要的拐點,不管趙詢愿不愿意,他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但是現在的局面,令趙詢極為頭痛。
河北慘敗,損失慘重,西域那邊,大片領土丟失,如今只剩下一個東部地區,而黃洪亮一直按兵不動,明顯是再要挾朝廷,給予他更大的權利與利益,還有江南的局面,也是開始走向混亂。
幾大塊,局勢都是相繼惡化,趙詢顧頭不顧尾,已經有些心力交瘁,招架不住了。
面對大臣們的建議,趙詢思緒有些亂,沉思良久,最終還是無法下達決斷。
“讓朕在想想,明日再議。”
趙詢一臉疲憊之色,揮了揮手,示意今天的會議,到此結束。
眾人沒有多說什么,相繼離開,而陸中勛則是沒有走,留在了這里。
趙詢看向陸中勛,問道:“陸大人還有什么事情?”
陸中勛淡聲說道:“皇上,今日天氣不錯,不如出去走走,或許會有新的思路。”
趙詢沉默片刻,最后點了點頭。
“有些事情,你不要怪朕,朕也是迫得不已。”
兩人走在路上,趙詢突然說出了這么一句話。
趙詢已經和劉桀、謝世遠、陳虎等人,就政治利益,已經達成一致,而陸中勛、李勛等人,則是被排除在外,按照他們的打算,接下來便會出手,將陸中勛以及支持他的門閥世家,給趕出朝堂核心。
朝局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趙詢必須做出選擇,他無法阻擋門閥世家集團,涌進財政改革之中,但可以決定與選擇,由誰來分這塊蛋糕,在趙詢看來,陳虎、謝世遠等人,政治野心不大,在門閥世家集團當中,屬于溫和派,而陸中勛、安簡等人,則是屬于強硬派,一強一弱,趙詢自然會選擇后者,這對他的威脅,相對是要小一些的。
陸中勛神色平淡的說道:“局勢不同,態度與手段,自然也是不同,皇上現在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若是換做臣,臣也會如此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