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鈴聲剛響,高三七班的班主任
一身淺色休閑西裝打扮的二宮和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充滿淡淡憂郁的深邃眼神在教室里一掃而過,最后停留在坐在窗邊的齋藤飛鳥同學身上。
逆著光,迎著風,少女的身上籠罩著一層圣曦的光芒。
他努了努嘴,“那個,阿蘇卡下課來我辦公室一趟。”
“33”女孩一聲驚呼,泫然欲泣,大大的眼睛里漸漸濕潤起來。
二宮和也沒理她,轉身瀟灑離去。
“cut”導演是枝裕和坐在監視器鏡頭前,表情充滿怪異的色彩,他轉頭看了看身邊坐著的編劇葉蕭老師。
“老師你看”
葉蕭挑了挑眉。
“你是導演,你別問我。”
兩人僵持半天,葉蕭就說,“我們到一邊聊聊。”
拍攝現場大大小小幾十名工作人員就很傻眼,不知道導演和編劇怎么出去說悄悄話了。
“葉蕭老師,要不在導演名單上加上你的名字吧”是枝裕和的表情很是苦逼。
葉蕭也可以理解,畢竟自己身兼總制片人、副導演、編劇的職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片場的話語權大大壓制了導演的發揮。
在日本電影圈的話,主要還是導演制,在拍攝現場導演就是老大。
做導演的話還是得做電影導演,至少作品中還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和靈魂。
電視劇的導演就比較慘,我們通常看到一部電視劇的導演名單上面有好幾位,導演在日劇里面就是工具人,負責處理協調各部門單位的職能,讓電視劇按照既定的風格和檔期前行。
日劇通常都是邊拍邊播的形勢,時間上比較緊,劇組會分為第一、第二、第三等攝制組,每個攝制組由不同的導演負責。
工作人員就此可以得到輪休,這點和韓劇差不多。
由此就凸顯了在電視劇中編劇的重要位置。
特別是資深編劇,創作過大熱劇的編劇,在前期籌備選角的時候,權利是最大的。
制片方也不得不看編劇的面子。
但是在電影里面,編劇的地位就要弱化了,制片組和導演組的權利是最大的。
葉蕭理解是枝裕和的苦衷。
他作為一部藝術片導演,自然是要保持自己的風骨,不讓外人過多干預自己的創作。
“你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吧,按你的要求來。”葉蕭沒想過多干預導演的創作,頓了頓又加了一句,“我就是來學習的,這部電影的導演只有你一個。”
葉蕭就算再怎么自大,也不可能在導演名單上面和是枝裕和并列,那樣傳出去會被電影圈恥笑的。
“這話是你說的”
“當然,我就是寫小說的,當然明白獨立創作的重要性,如果你一邊創作一邊有人在旁邊聒噪你這里應該怎么寫那里應該怎么樣,那這部作品就廢了。當然,你可以把我放在編輯的角度上,我會給你提一些非專業的意見。”
“那就好。”
聽完葉蕭的話,是枝裕和這才終于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