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少年英俊郎,又有才干的男子,會被很多女子惦記。
孩子們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女子,讓家里人請媒婆上門求親。
“珍珍,娘剛才跟她們說了,咱們家的蜜糖好,不想她們都說要買咱們蜜糖,可咱們家的蜜出產不多,這一次又送了這么多到唐家,他們要買這么多的蜜糖我們怎么會有呢”
賴氏敢明著說這些人在責怪她,并且已經變成了怒罵,這些富貴人家的婦人罵人也是帶著笑的,讓你的心中不爽卻不能回罵。
都是一些笑里藏刀的人,賴氏覺得他平常已經夠厲害了,對遇上這些更潑辣的人,她根本就沒招。
“娘親,蜜糖沒有就沒有吧她們那么有錢買什么蜜糖買不到”
葉淑珍說的話,沒有什么所謂,就比如平常買東西,問店家說有沒有這樣東西人家說沒有,那也不能去罵別人吧
葉淑珍話語,貴婦人們都轉過了頭,她們開始裝著聊別的事情,特意不看不再理會她們母女。
賴氏張了張嘴,別的語言已經不能說出來了,剛才的弄巧成拙,后悔不已,此刻想挽回局面,一時間腦袋嗡嗡的響,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娘,只有你和嫂子帶著侄兒來了嗎”葉淑珍不愧已經做了別人的娘子,不會直接稱呼李氏,懂得叫嫂子了。
這方面也有她夫君的功勞,平常他說起娘家的事,都會把嫂子說成了李氏,被他的夫君說教。
葉淑珍很愛夫君,以前那些性格在夫君的面前,變的乖巧又懂事。
懶惰的性格在嫁人之后,也懂得早起學管家,怕做的不好,現在優質的生活沒了,夫君不喜歡她。
后來慢慢的習慣了嫂子這個稱呼,其實改了也不是不好,讓人覺得她很有禮貌,生活的環境變得不一樣了,在縣城這個地方生活,她也學會了禮貌。
“不是呀,那幾個她們被唐家小少爺帶去了玩。”
賴氏習慣的想說賠錢貨,話到嘴邊,立刻想起這里并不是在家里,這里是唐家,她們還在面對一些富貴人家的人。
“被小少爺帶去了他的院子嗎我就說嘛,已經到了飯點怎么還不開飯。”
葉淑珍這句話語,剛才這些婦人為了一件事都沒有察覺孩子們還沒回來,也已經到了飯點。
她們都停止了聊天讓身邊的丫鬟去找。
一時間會場又少了一些人。
賴氏一點都沒有在乎,她的孫女還沒回來,到了飯點并不餓,剛才把唐家的糕點和點心吃的太多了,更是不停的吃水果和零食,她還想著宴會晚一點開,她也能吃多一點菜。
又能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唐家多待一會兒,在心里享受著這種參加宴會的樂趣。
賴氏可以說很厚臉皮,平常都是耍賴慣了,剛才那么多的婦人針對,被罵了也沒有令她不開心。
卻把這個被人罵的事件,認為是兒子兩夫妻做的不對,不認為是她把事情宣出去,挑起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