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抱著衣服去河邊洗,一大盆的衣服抱到河邊去,此刻在河邊洗衣服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婦人,還有和她這么大的女孩。
大丫去洗衣服,用的是一個搓衣板,還有他們每年上山一次找的那種肥皂豆莢,每家都會自己制作一點用來洗全家的衣服。
這只是他們農民制作的東西,有錢一點的人會去商店買更好用的肥皂,那一種帶著香香的氣味肥皂。
就像是她們洗頭發用的是茶仔,也是從山上撿來茶仔制作,能洗的干凈頭發,又能讓頭發烏黑光亮,更有人會把這種茶仔制作成茶油,用來煮飯。
“大丫,你娘去了縣城享福,你不跟著去呀你看你這么小,干這么多的活,你娘怎么這個月沒有回來”
一個30多歲的大嬸八卦的問道,她的聲音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鳴,實在是很好奇這家人。
也有更多人是羨慕的,二兩銀子呀,不是每個人都能賺到的。
像他們種田的農民,一年的花銷不少,有可能一年都賺不了二兩銀子。。
能不讓她們嫉妒嗎可惜沒有這么好運,不能到大戶人家去做事。
在她們的想法之中,進入豪門去做事,總比在家里種地的好。
富貴人家吃的好用的好吧做得好還能有賞錢。
“對啊,你倆怎么沒有回來你娘不會是不要你們了吧”又是一個大娘問道。
“大丫,你有爹沒娘了。”一個和大丫差不多的女娃說道。
“我娘再過十多20天會回來的,你們可不要亂說,家里有這么多事等著我做,我怎么能跟著娘去呢”
大丫被這么多人這么多雙眼睛注視著,她羞羞的,卻很硬氣的回話。
“大丫,你二姑三姑都不出來幫你們洗衣服,你怎么這么早起床我看到你二姑三姑,辰時過后才出來河邊洗衣服。”一位婆婆說道,她的話語簡直有那么一點挑撥的意思。
“對呀,你二姑三姑那么懶,你為什么要這么勤快呢還有你們家的人也真是的,二丫,三丫這么小也跟著你去田地干活。”又是一位嬸子說道。
“你們別說了,我二姑,三姑她們有事兒做,咱們一家人是分工做事的,不知道的不要亂說。”
眾人聽了大丫的話,又在不停的說。
大丫對于后面的話語沒有回她們,覺得說多錯多,這些人也太閑了,已經過了農忙,很多人家除了在菜地里澆水,已經沒有別的活干。
他們家就不一樣,爹和爺爺在做木工,兩個男人做木工去掉兩個勞動力。
大丫洗了衣服回到家里,在曬衣服的時刻,才見到二姑,三姑還有奶奶才起床。
她們起床不是先干事,是進去廚房先找吃的。
二丫,三丫在廚房里已經煮好了稀飯,并且一碗碗的盛在桌子上讓它涼。
桌子上除了稀飯,還有咸菜,并不像北方的地區那樣有饅頭吃稀飯,他們只有稀飯加咸菜吃。
如果有人的家里有紅薯,還會在鍋里蒸上紅薯一起吃。
大丫曬好了衣服,端了兩碗粥進去房間,把還在睡覺的五娃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