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鞍馬山下來后。
這會兒天還沒完全黑,小狐貍說“對了,大王大王,清水寺那附近每年新春有個蒼術廟會。”
蒼術是一中可以健脾祛濕的藥草,在島國則還被認為有驅除邪氣,延年益壽的效果。
所以在年底最后一天到元日期間,清水寺附近的祇園感神院舉辦的廟會上,會用蒼術的根點燃篝火,而來廟會的人會取火中回家煮食,覺得能保佑這一年的順利。
于是這個廟會就被人們俗稱為蒼術廟會。
王城作為政治中心,達官貴人眾多,再加上時下迷信之風盛行,為此周邊云集著大量的寺廟和神社。
這個舉行蒼術廟會的祇園感神院是在大約一百年前建成。
有位叫圓如的僧人在八坂鄉修行。
而當時的八坂鄉是處亂葬崗,每逢夏季氣溫升高,環境濕熱就會爆發時疫感染周圍。
于是這位僧人在此搭草堂,并請牛頭天王來震厄。
牛頭天王是古印度的疫神。
此消息傳出,頓時有不少善心信眾捐資籌建一座正規的寺廟,并在朝鮮僧人的提議下命名為祇院社。
而寺廟建成后,吸引了大量信眾,因此規模迅速擴大,幾經擴建成為現在的祇園感神院了。
柯莉可見到廟會二字,頓時感興趣了。
反正她們不擔心走夜路,今天既然都出來了,自是別浪費走上一趟。
查看自己的藍條,足夠支撐她使用御劍飛行進行這段距離的移動。
加上現在知道如何避風,于是柯莉可便沒用杏黃幡瞬移,而是乘上了法劍。
除了瀟灑外,還可順便從空中觀賞到新春期間的王城。
她盤腿坐在法劍上,拿出收在倉庫里的炸物小吃,與小狐貍兩個邊走邊吃。
途中看見王城的平民區有熱鬧動靜,她從空中往下仔細一看。
只見在街道上有兩個人,他們一個戴紅底的鬼頭面具,另一個戴藍底的鬼頭面具,他們手上拿著木棍或柴刀,在街上大吼大叫,并大搖大擺的朝沿途兩邊的人家拍門。
而生剝鬼的身影則在人群中若隱若現,似乎是附在那二人身后。
此前出云的集會里她就聽過山姥的介紹,在除夕前后的日子,島國各地的民間都有類似儀式。
人們帶上鬼面具扮演生剝鬼神,在警告人們不要偷懶的同時,再保佑那些勤勞安分的人平安。
除了本州島地區,在九州島、四國那些地區也有類似的存在,它們叫蟠東、思乃卡、歲咚
雖然名字不一樣,但其實和生剝鬼都是差不多的東西。
不過她之前在集會上只是聽說過生剝鬼的由來。
這回是見到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扮演鬼進行相關的儀式。
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祇園感神院在王城的東面。
沒多久,她們就來到了蒼術廟會現場。
因為快天黑了,廟會也即將結束,所以此時參加廟會的人都紛紛匆忙歸家。
許多現場的活動布置都正在拆卸。
但有些擺攤的小販還沒走,他們在捉緊最后的時間,在攤位上吆喝著降價促銷的話語。
柯莉可大致看了一眼,除了神佛畫像外,大部分攤子賣得是些風車、偶人、陀螺等小孩子物件,也有個別是賣吃食的。
她沒看到什么感興趣的事物。
只不過轉頭一看,柯莉可見到在她腳邊的小狐貍卻是兩眼發亮,目不轉睛地盯著攤子上的那些玩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