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來的事情不太多,大概就到外公死去以后,媽媽帶著我和你回藍星工作的那段。之前記憶有缺失的時候,我一直以為顧鴻安是在媽媽去世以后才找的江明月,現在看來,應該是從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被發現出軌了。”
白家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遵循女子不繼承家業只用相夫教子的古老傳統。白知秋本人卻追求自由,想要自己的事業。按理說,這種大背景下,白知秋要么拿大女主劇本,要么就當個被家族壓迫的包子。
可同時,白知秋和父母親族的關系又非常非常親密,甚至可以說是依賴父母。她是一個不那么優秀也不那么尖銳的女性,所以她選擇和沒有家族勢力不會管到她的顧鴻安結婚,放任對方出軌。用顧鴻安作為敷衍父母的盾,放松地將精力分配給顧錦和自己的事業。
所以顧錦小的時候,和顧九的關系非常非常好。因為白知秋雖然愛他,也給了顧錦足夠的安全感,但那個女人也確確實實地經常性出差。
顧錦目光放空地看著前方,隨著身體的恢復,越來越多零零碎碎的片段也回到腦子里。
也不知道做出顧九的那群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們根本就沒有編寫出一個教科書意義上的ai,只是不知道怎么地弄出了一個會自我學習自我思考的程序。這也就是為什么顧九一開始笨笨的,要不是后來被清空以后,由深空重新交到了顧錦手上。再由顧錦完整地編寫了一套代碼,他根本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最開始那段時間,顧錦把他放進陪伴型仿真人的身體里,顧九也不知道反抗。傻傻地跟著家用機器人學做家務,結果身體還沒有廚房的柜子高。
顧錦有好幾天都看著他堵在廚房門口,用一種混雜了疑惑委屈和茫然的眼神看著能夠毫不費力切菜炒菜的家用機器人。
當時的顧九甚至不知道該從哪里學習自己想要的知識,而顧小錦也沒比他強多少,兩個小傻子互相不知道對方心里在想些什么。
最后還是顧九用某種很明顯不合法的方式野蠻破解了家用機器人的程序,才學會了怎么照顧顧錦。
在顧九代替家用機器人的第二天,已經沒有作用的機器人就被當做垃圾打包放在了門口,彼時剛剛放學回來的顧錦就看著家用機器人委屈地亮黃燈表示現在就退役不符合自己的程序,走進門剛想問顧九是怎么回事的時候,人家正站在椅子上熬排骨冬筍湯。
顧九大概是骨子里就有種獸類圈地盤般的獨占欲,可能是源于聯邦內戰時期區域互不干涉原則的介入,也可能是因為在顧九看來,給予他真正意義上生命的顧錦是他核心程序中需要保護的“使用者”。
顧錦的指尖一停,“我突然想起來,在沒有恢復記憶的那段時間,一直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里做錯了,才會讓你對我產生愛情。現在想想,聯邦為內戰制造的那批軍用ai好像是有一個保護程序,要求ai在操控者因為高強度戰斗失去意識的時候,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軍人。
但是這里本身就有一個悖論,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要想戰斗力提高就必須提高ai的自我思考能力。而擁有自我思考能力,且長時間和人類負面情緒接觸的ai有很大概率學會人類的自私。
所以一直有傳聞說在發現第一批ai出現自私反饋之后,聯邦在設計第二批ai時,就在保護程序中設定了身份背景,強化ai的犧牲傾向。”
至于這個身份背景到底是讓ai將使用者當成親人還是當成情人一直有爭議,畢竟親情愛情和友情三種孰輕孰重在哲學界都是一個難以討論出定論的難題。
聯邦一直都沒有澄清或者承認這個傳聞,但在某些國家的研究報告中,一直都對此有論證。
當然,各個國家各個勢力特意研究這一設定不會是因為閑的沒事干或者單純的八卦。
首先,給ai設定身份背景客觀上確實減少了機甲師和指揮官們的傷亡。其次也一直有推測認為,一百周年慶典中的大規模機甲失控是因為這個保護程序。
因為這些ai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在保護程序的刻意設定之下,它們雖然不像是顧九那樣擁有自我意識,但也朦朦朧朧地覺得自己是一個“人”。畢竟它們已經擁有了家人朋友或者愛人。
而現在,戰爭結束了,它們被拋棄了,被封存了百年以后才重新得以見到倉庫以外的世界。這種對待是一個“人”無法接受的。
而軍用型ai本身就對死亡和混亂沒有恐懼,它們根本就沒有被設定這方面的限制。所以在處理起來時,格外偏激。
不過百年慶典的時候也沒有鬧出太大的亂子就是了,畢竟那些機甲都是有外控自毀程序的。
當然,也沒有人知道,如果沒有外控自毀程序,那些認定自己被“背叛”的ai會做出什么就是了。人工智能毀滅世界是永恒不變的影視熱點題材,但在現實世界中第一次真正的反叛卻就這么輕而易舉地被壓了下去。
顧九被創造的時間總得說來和那批ai處于同一時期,底層思維方式應該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