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想不明白,秦牧在遠離大唐政治中心的地方,萬里之外,將他囚禁起來,要一封圣旨,究竟有什么用。
“朕的百萬雄兵,從長安城,到洛陽城,再到幽州城,從幽州城一路上鋪在新城,扶余川,難道他就不明白,一旦知道朕被困在扶余川,李靖現在掌握著大唐兵馬,隨時可以揮師北上”
“到時候,百萬大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可陳兵平壤城,就他哪點人馬,他那什么抵擋,素有軍神之稱的李靖”
“難道這個逆子真的覺得,憑借著一群酒囊飯袋,打下了一個內部接近,皇權旁落,軍權掌握在亂臣賊子手中的高句麗,就洋洋自得,就目中無人,就小覷天下英雄”
李世民越說越生氣,而且他說的這些,都不是憑空捏造,是事實。
就他的了解,高句麗在滅亡前內部近乎要分裂為三個龐大的勢力了,高句麗的皇權在做最后的掙扎,權臣淵蓋蘇文一門心思的想要依靠自己的威望權勢,坐上高句麗的皇位,而在朝堂之上爭斗不斷的情況下,對扶余世家掌控力直線的下降。
皇權在拉攏,淵蓋蘇文也在拉攏,可扶余世家待價而沽,坐山觀虎斗,在這種情況下,淵蓋蘇文還一力發動了十萬大軍,近二十萬人進入大唐,這要是在大唐取得決定性戰果,還真的淵蓋蘇文能取代高句麗皇室成功,但是樸萬昌失敗,全軍覆沒,在這種情況下,近乎于直接加劇了高句麗的兩極分裂,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秦牧,恰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才進攻進高句麗子,一路上高歌猛進,卻沒有遭到大規模的戰斗。
除了在新城一戰,高句麗的門戶之上,遭到高句麗在強力的反擊之外,基本上,沒有遭到像樣的反擊。
所以李世民才會這樣說。
“打敗了一個小小的高句麗,這逆子就以為天下無敵了,太膨脹了,就應該好好的教育一番這個逆子。”
李世民十分氣憤的說著,一旁的程咬金只能是不斷的捧哏,來讓李世民解氣。
只要李世民冷靜下來,想明白時間的關鍵,想清楚現在的處境,還是可以聽勸的。
當然,在程咬金看來,現在他們的境遇,并不算是真正的危機。
李世民的安全,他基本上可以確定,沒有任何的危險。
別看秦牧說狠話。
但他明白,秦牧現階段,即便是拿不到圣旨,也不會殺他們。
而另一方面,即便是秦牧真的要殺他們,大不了,將秦牧的身份公布,到時候,秦牧斷然不會殺他們。
所以在認真的思考之后,程咬金發現現在的處境,并不算是最差,也就隨和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