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現在肯定亂糟糟的一片,說什么的都有,而且各種事情錯綜復雜,想要商量出一個結果,沒有幾天的時間,根本沒有具體的結果。”
“而且那群人,還是要以穩定為主,不會貿然的行動。”
“只是平壤城現在距離長安城萬里,消息傳遞肯定存在著各種問題,很難做到掌控。”
“想要解決亂局,最重要的,還是要確定陛下的安全,迎接回陛下,只要陛下沒有事,一切都是穩定的。”
“可這個時候,究竟有誰,能迅速的解決這件事情。”
長孫皇后迅速的思量,腦海中過濾著一個有一個人的。
這個人需要有著非常大的權利,甚至在關鍵時刻,可以調動邊軍,可以強硬的命令在高句麗的軍隊。
身份地位不能低,而且不能算是僭越。
她不能,后宮不能干政,這么多年的成效還是有的,她有著這個威望,但是到了軍中這個威望基本上不怎么管用。
杜如晦,這種人絕對是非常冷靜可怕的一個人,說是為了李世民,更準確的說是為了大唐。
能夠在重要的事情,作出最有利的割舍。
雖然杜如晦關鍵時刻,可以讓邊軍聽令,但是這個人,這個時候若是得到消息,絕對是選擇最有利大唐穩定的決策。
房玄齡也不行,房玄齡雖然威望很高,但是在軍中的威望并不高,在讀書人之中,而且這個人經常和稀泥,在關鍵時刻態度基本上是猶豫不決的,尤其是這種事情上。
至于說長孫無忌,這個時候最不能參與進來的甚至最不頂用的就是長孫無忌了。
一方面長孫無忌絕對是傾向于迎回李承乾的。
另一方面,就算是長孫無忌去,也會被懷疑謀權篡位的想法。
“太上皇啊”
而思來想去,現在唯一能夠跟著她一起去的人,只有李淵了。
李淵雖然沒有什么實權,但真要是耍橫起來,上到陛下,下到任何一個將軍,都會聽話。
而且李淵去強勢的命令邊軍,不算是僭越。
而為了李世民,他相信邊軍會聽從李淵的命令的。
想了想,長孫皇后便迅速的找到了李淵。
李淵自從秦牧假死之后,整日里吃齋念佛,不問世事,已經很多天沒有理會過外面的事情了。
任何人都不見。
此時也并不知道具體的事情,
而就在此時,長孫皇后帶著人強勢的闖了進來,佛門重地不見刀兵,但長孫皇后情況緊急,直接帶兵沖進了李淵吃齋念佛的地方。
“你想干什么,李世民不在,你要對我我這個老頭子動手嗎”
李淵和長孫皇后之間并不和睦,甚至這么多年來,李淵都將李世民最終走向那一步,都是受到長孫皇后的挑撥才造成的。
所以李淵的心中,將長孫皇后視為害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元兇,發動玄武門之變的罪魁禍首。
要不是長孫皇后從中挑撥李世民,李世民也絕不會走到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