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唐都亂了。
雖然表面上大唐朝臣在努力的封鎖著消息和調動所有可能發生叛亂的地方,但是本身大唐初立,李世民這么多年一直以兵力彈壓各地,所以才能看到大唐一片的祥和。
再加上李世民朝政處理安定天下,這才讓天下歸心,若不然,經歷了諸侯之亂的大唐,也沒有什么貞觀之治。
而現在李世民出事,大唐應對北疆之亂抽調了大量的兵力,對各地的掌控也相對要弱了很多。
可以說,現在大唐亂不亂,就要看各個地方的藩王們心情,心情好了乖乖的聽話,看看誰做上了皇帝繼續俯首稱臣心情不好了現在就舉旗叛亂。
當然,大部分的人不會輕易的叛亂,因為一旦叛亂就沒有任何的退路了。
但是李世民現在究竟是什么情況誰也不知道,誰也不知道,因為這個消息本身就是來自高句麗國土,想要傳回來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更不要說,還是傳回來之后被大唐的朝廷之中傳出來了。
這本身就有問題。
如果這是李世民借著北疆之亂在釣魚,借助著這一次的北疆之亂,將大唐境內哪些有不同心思的人一次性解決了,那率先叛亂的人就是一頭扎進了這個拳套之中。
所以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在觀望,而緊跟著朝堂之上就率先下發了匯聚大軍的消息。
這個時候,沒有人敢輕易的拒絕這種命令,所以各路大軍還是迅速的匯聚,向著預定的地點匯聚而去。
可以說,這一次調動,完全就是蔣大唐的兵力完全抽調一空。
整個大唐都空虛了下來,這也是大唐朝堂最后的掙扎手段了,因為一旦發生叛亂,戰場也會在高句麗,有異樣心思的人準備在北疆一次性解決了。
而誰要是這個時候不聽命令,直接調動過去滅了誰。
也不怕掀起什么大亂,一旦發生大亂會比這個更嚴重。
五十萬大軍。可以說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李承乾就擁有了五十萬的兵力。
在李承乾,長孫無忌的帶領下,這支軍隊浩浩蕩蕩的向著北疆而去,殺向了高句麗的都城平壤城。
這是一個非常漫長過程,大軍前行,糧草先行,各路軍隊遮天蔽日。
望著這支軍隊的時候,李承乾的心中豪氣萬分。
將來有一天,他為天子的時候,這支雄兵,就是他的。
從來咩有一次性擁有過五十萬大軍的他,真的被這支壯觀無比的軍隊給弄興奮了。
一時之間豪氣萬千的準備作詩。
“太子殿下,這個時候雖然如此,但是太子殿下應該表現的沉悶一點,甚至這個時候借酒消愁也不是不可以,但同時,太子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時時刻刻念著陛下的安危才行啊。”
這樣的行為引來了李承乾的老師勸告,可以說太子師完全就是李承乾的最高陣營的人,這時注定的,所有李承乾在見到這種事情的時候,第一時間想的就是規勸李承乾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