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長孫皇后也能夠通過迅速的判斷當前的情形,迅速的作出反應。
雖然李承乾跟秦牧之間有矛盾,但是有她在這里,李承乾還是可以聽話的,她下達命令,李承乾還是能聽話的。
可是若是讓李承乾知道了秦牧的身世,那就麻煩大了,有些孩子執拗起來,是完全不會聽話的。
就如同現在的秦牧來說,根本沒有聽話的可能。
人一旦到了憤怒的時候,是根本不可能作出正缺的判斷的。
“幸虧皇后走得早,若不然,可能真就無法從長安城脫身了。”
而李淵也是一陣的唏噓,看向長孫皇后的時候,有點佩服這個女流之輩。
如果不時長孫皇后在長安城迅速的作出了反應,離開長安城,看李承乾緊跟著他們身后就知道,在李世民被抓的消息傳回朝堂之后朝堂內的大臣作出的應對方式是多么的快。
李承乾既然可以帶著大軍前來平壤城,那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李承乾已經是監國太子的身份了。
想來是大唐的朝臣迅速的作出的反應。
監國太子雖然權利有一部分限制,但是在這種時候,可以說李承乾的權利基本上跟皇帝沒有什么區別。
而他們作為長輩,這個時候,是絕不能離開長安城的。
這也是他佩服長孫皇后的地方,能夠在那種局勢之中,迅速的作出反應,離開長安城,并且帶著傳國玉璽。
這就是高明之處了。
經歷了黑暗的時刻,李淵對很多事情看的更加的清楚,有些事情,不是你不想,你不會,就不會發生的。
一旦事情被逼到了那個位置,是你不得不為之的事情。
即便是李承乾這個太子,性格雖然胡鬧,但是絕沒有什么壞心,可真要是到了那種事情,發生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有可能的。
而傳國玉璽,離開長安城,無論是皇后還是他,都可以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大軍之中,甚至他所說的話也要跟著太子相比。
這這個時候就有一種,主人不在家,猴子當大王的場景。
只要是有身份地位的人,都能夠說的話。
這也是為什,一定要集權的原因了。
“兒臣,拜見母后,皇爺爺。”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承乾也迅速的沖進來,大軍云集,李承乾也是第一時間前來拜見長孫皇后和李淵。
而在李承乾的身后,還跟著一眾的大臣,其中就有長孫無忌迅速的跪拜道“拜見皇后陛下,太上皇。”
“起來吧。”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裝作什么都不知道的對著李承乾笑道“太子穿上這身戰甲,真的變得不一樣了,有點你父皇當年的味道了。”
長孫皇后也沒有說假話,雖然說李承乾胡鬧了點,但是卻是幾人之中最像李世民的,再加上李承乾成天在李世民的身邊,很多神韻都跟李世民頗為的相似。
說起來,李承乾可是大唐的太子,是李世民重點培養的大唐未來皇帝。
要是沒有點真才實學,是不可能的。
有幾分李世民的真傳,那才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