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長孫皇后不想讓秦牧死,李世民更不行讓秦牧死,只是李世民迫于面子,沒有辦法,現在由長孫皇后說出來。
既然想要先將秦牧給關押起來,然后再想辦法,可以說這就是一場父子較量,如同當年李世民跟李淵之間的較量一樣,這樣的所有人都驚訝狐疑的忍不住的目光看向了李承乾。
好像他們突然之間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因為當年的李建成就是太子,李世民只是皇子,而李世民有強大的軍隊坐鎮,同樣的李建成也擁有自己的軍隊,還有一個飄忽不定的李淵的支持。
而現在呢同樣的一幕發生在眼前李承乾在也是手握重兵,而秦牧同樣是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尤其是現在詭異的是秦牧到了長安城,而太子李承乾在遠在高句麗,李世民又是如此的舉起不定。
這樣的局面又是何等驚人的相似。
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嚷嚷著要殺死秦牧,讓秦牧不得好死的人突然安靜了下來,好像突然之間沒有他們說事情了,這是一場皇子之間的較量,更是一場父子間的較量,但唯獨不是一個叛軍將領和一個大唐皇帝之間的較量。
因為這好像跟他們沒有一點的關系不管是秦牧也好,或者李世民也好,那都是他們之間的事情,即便是大軍功回長安城,活捉到了秦牧,將秦牧團團圍住,秦牧只有死路一條的情況下,他們也相信李世民是不會下達殺死秦牧的命令。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家的人還是重情重義的,但正是因為重情重義才會形成現在的局面。
甚至有些人的心中已經在看李淵,還有李世民,有些事情不是不想就不會發生的事情。如果秦牧在這個時候也在這里,那就是三代人同堂較量,歷史在驚人的相似,秦牧奪得大唐的皇位,秦牧將李世民封為太上皇,而李淵成為太太上皇,那這個場面將是何等的詼諧。
不過這也僅僅是他們心中的一點惡意的揣測而已。
對于他們來說,在他們心中的皇帝只有李世民,李世民可不是李淵,這是他們不便多說什么,但是李世民對大唐的掌控那是絕對的,李世民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英明無敵的皇帝。更是他們效忠的皇帝他們會堅定的跟著李世民走下去,絕不會背叛李世民。
所以此時對他們來說,不管究竟發生什么,不管最終的結果是到底要不要放過秦牧都是要攻打回去長安城,等到打打敗秦牧的時候才是討論秦牧能不能活命的時候,而現在不是緬懷這些事情的時候,迅速的有人剔除建議道“不管將來發生什么,但是現在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發兵長安城,打敗秦牧。”
李承乾早就著急的不行了,等不及了,恨不得現在就出現在長安城,將秦牧給殺死,帶著大軍剛回長安城,在聽到有人這樣說之后,急急忙忙地附和道“是啊父皇,我們現在應該最快的速度發兵返回長安城,再過兩天下去秦牧就會更加的強大。”
“父皇,兒臣愿意領兵攻打長安城,活捉秦牧。”
見到此時朝堂之上的局勢變化李承乾的決策也在不斷的變化,對于他來說此時最重要的不是殺不殺死期秦牧的問題,是到底誰領兵攻回長安城的事,只要第一個前往長安城,守護長安城的人是他的人,只要第一個攻打長安城,圍住秦牧的人是他的人,那么到時候秦牧的生死就不由在這朝堂之上的人決定了,亂軍之中想要一個人死是非常簡單的事,所以在瞬間的決策之中,李承乾第一想法就是自己帶兵攻打長安城然后殺死秦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