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次也是一樣的,他不相信李世民不會懲罰他。
還的確,李世民現在想的同樣不是懲罰李承乾,他看了大軍的情況,在如此短的時間里趕到渭水河畔,整個五十萬大軍都非常的疲憊,根本沒有繼續作戰的能力,而他更清楚離秦牧的軍事實力。
雖然說秦牧的軍隊只有十萬,但是秦牧在平壤城大閱兵的時候讓他看清楚了,那只軍隊的實力很強。
如果真要十萬對十萬的話他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更何況現在五十萬大軍如此的疲憊不堪。
只有等到大軍恢復穩定,才可以對秦牧形成碾壓的趨勢。
可以說,李世民想到這里就是越想越氣。
李承乾將這只大軍的力氣都消耗一空,現在這只軍隊最需要的不是戰斗而是休息。
秦牧并不簡單實力很強,一旦雙方交戰形成了碾壓的局勢或者秦牧帶著那只從未謀面的黑甲騎兵出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態橫掃戰場,那么對于戰斗之中的早就疲憊了的將士來說,那才是真正的災難,一旦到時候出現潰敗的情況,即便是他手底下的將士訓練有素,也止不住大潰敗。
這里的軍隊是他最后的唯一的軍隊,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絕不能輕易的發動對秦牧的進攻。
所以迅速的在確定具體的情況之后李世民便想了一個辦法暫時的拖延一下秦牧的節奏,并沒有第一時間進攻,而是安營扎寨下來,讓眾多的將士休養生息,等待下一步的進攻命令。
現在的這支軍隊急需要休息而不是戰斗,接下來還有一場硬仗要打,他必須要大敗秦牧讓秦牧徹底的臣服,才能消除這場叛亂,更能讓秦牧勃勃的野心受到打擊,要秦牧安分下來,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費盡心思的大老遠跑過來。
而李世民的出現也讓原本輕視心態的秦牧有了警惕的心思,雖然說現在他的力量很強,占領了長城但是對于李世民他還是非常的忌憚。
而這一幕也僅僅發生在大庭廣眾之下。好不好畢竟這有皇家的顏面,尤其是李承乾肆無忌憚的沒有任何人性的驅趕將士,這會讓眾多的教師寒心,更會損失皇家的威嚴,所以李世民懲罰李承乾的消息并沒有傳遞出去。
而這就讓很多的將士發出深深的感慨好似又見到了極為相似的一幕。
這些人都是跟著李世民的老人更加清楚,這么多年,李世民究竟經歷了多少戰斗,此情此景跟當年突厥頡利可汗兵逼長安城何其相似,當年李世民就是這樣被逼與頡利可汗定下渭水之盟,如今不知道秦牧又會怎么樣。
這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場憂慮。
記憶大門打開再次看到了這樣的熟悉的一幕,極為震驚的一幕,同樣極為擔憂的,好似歷史在不斷的重復上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