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慈航靜齋是不會行王莽之事,但隱在背后,當個“太上皇”,甚至以選明君的方式,指定皇儲人選,乃至一代接一代的把持朝政,這種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不要以為慈航靜齋做不出來
不管慈航靜齋的動機到底單不單純,何太后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光是一味阻止貂蟬入宮是不行的,何太后很清楚,少帝劉辯早晚會親政,屆時,誰還能阻止他所以,一定要未雨綢繆,從根本上免除后患。在此基調之上,何太后打算好好利用一下“將死之人”,對貂蟬廢物利用,趁少帝劉辯還喜歡貂蟬,引劉辯向學,最終成長為一代明君。這就是何太后所設想的一石二鳥之計
袁隗臉色一正,躬身道,
“太后憂國憂民,微臣敬佩。不過,微臣之所以選定孫權,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貂蟬有向孫權承諾,不管多大的風險,她都會庇護孫權的周全。”
“哦竟有此事”何太后有些驚訝。
“千真萬確。”袁隗回道,“雖然是兩人私下之言,但太后應該清楚,慈航靜齋之人的承諾,多少還是可信的。”
“哼。”何太后不置可否,但如果貂蟬真的承諾庇護孫權,那就有意思了,試想,少帝劉辯本是嫉妒孫權,可如果貂蟬處處都護著孫權的話,劉辯會如何想只要劉辯能把一部分恨意轉移到貂蟬身上,那就是成功的。
“不過。”袁隗突然道。
何太后“不過”
“不過這個孫權,人雖小,卻是異常精明。我擔心他會看出什么來,以至于不愿意配合我們的計劃。”袁隗說道。
“那就給他家里施壓。”何太后沒都沒想說道。
“太后,我倒有一個提議。”袁隗道,顯然袁隗有更好的方案。
何太后“哦愿聞其詳。”
袁隗“我們或許可以把這個問題反拋給貂蟬。據我觀察,貂蟬應該是帶著師命而來,從她愿意給孫權承諾就能看出一二,既然她想達成她的目的,那我們完全可以假借孫權之手,讓她付出點什么吧。”
同一天晚些時候,
孫堅親自帶著孫權,上袁府登門拜訪,孫權對袁隗行拜師禮,正式被袁隗收為弟子。此次拜師,并沒有請其他人旁觀,私人性質十足。而袁隗顯然也不像袁術那么大嘴巴,到最后也沒有透露任何關于當皇帝侍讀的事。
不過,剛剛行完拜師禮,袁隗直接就給孫權上了一課,說的就是孫權跟楊修起沖突之事,雖然孫權占理,但得饒人處且饒人,又何必死咬不放多交朋友,少結仇敵,才是長遠之道。
顯然,孫權現在多少跟袁家有關,孫權在外面的所作所為,關系到他袁隗的臉面。這次的事當然是小事,但袁隗必須得警告孫權,不能仗著是他的學生,就跑到外面去胡作非為,恃強凌弱。不然的話,這小子還不把京城鬧翻天了去袁隗相信孫權絕對做得出來。
對此,孫權點頭稱是。開玩笑,他禮都收了昨天傍晚,袁家消息放出來后,那些被他打的才子們,相繼登門拜訪,送禮道歉。想想看,孫權人也打了,錢也收了,還能怎么樣自然是選擇原諒他們。只是,最關鍵的楊修卻是沒有來,不僅沒來,楊修還派人送來了蔡邕大家的安排,說決斗定在十天之后,也不知道他是騎虎難下呢,還是有恃無恐。不管如何,孫權是不怒反喜,畢竟要是連楊修都慫了,他還有什么樂子他那力壓京都才子之心,活生生被打斷,孫權總要找地方宣泄一下
而后,孫權的父親孫堅,終于到了離京的時候,不得不回長沙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