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戳到痛處了”靜長老也眼睛一瞪,充滿火藥味的跟貂蟬對視。
“夠了。”主座上,史子妙一聲輕喝,制止了兩人,“你們這是要讓世人看我們慈航靜齋的笑話嗎”
“弟子不敢”貂蟬連忙跪下認錯。靜長老則冷冷一笑,把眼睛閉上,不再言語。
“貂蟬。”史子妙再次出聲。
“弟子在。”
“按理說,你的話帶有很強烈的個人偏向,我是不應該相信你的。”史子妙說道,貂蟬愿意相信孫權,但史子妙可無法盡信,不是說孫權此人不能相信,而是其他人對孫權不夠了解。
貂蟬有些詫異的看向史子妙,其實貂蟬本就不抱別人會相信她的希望,但史子妙這話的意思,豈不是說
果然,就聽史子妙繼續道,
“但,這次孫權既然會把你放走,不管這是不是他自己的擅自行動,我都愿意等他三天。”
原來如此。
現場所有人都領悟了史子妙的意思,她們一開始也很驚訝,但史子妙不愧是史子妙,最是冷靜的她,往往最能看透事情的本質。
如果孫堅真想窩藏玉璽,那他們絕不會把貂蟬這個當事人放走,甚至殺人滅口,嫁禍給董卓那邊都有可能。可貂蟬現在安然無恙的回來了,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孫堅問心無愧,壓根就不怕別人知道玉璽在他手上呢
當然,也不排除孫權是瞞著孫堅,私自把人放走。但孫權既然能為貂蟬做到這種地步,說明他對貂蟬的感情真不是假的,那么孫權的三日內歸還玉璽一言,也就可以一信了。
不過,那也只是相信而已。就像貂蟬一早想的那樣,孫權的真實想法如何,不重要,最關鍵的地方還在于孫堅。要是孫堅不愿意,孫權能把傳國玉璽偷得出來
所以,三天只有三天
三日過后,史子妙就要采取必要措辭了。
接著,史子妙不再過問傳國玉璽的事,仿佛這件事就已經完全過去了一樣。史子妙問起了貂蟬,關于劉備的問題。
“依你這次的短暫接觸,你覺得,劉備劉玄德這人如何”
“劉備嗎。”貂蟬想了想,認真答道,“一身正氣,漢之棟梁”
那邊,靜長老跟之前一直無聲無息的無長老眼睛一睜,隨即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