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不說上千士兵,就是一萬士兵,價值也沒有一個孫權高。他實在是沒必要冒險。”
“你為什么就篤定他在冒險”魯肅不由反問。
“這種事,哪怕有九成的把握,那也是冒險”周瑜回道。
有才華的人都很自傲,周瑜并不覺得自己判斷上有錯誤,他在這里埋伏,也是更好的防范風險,確保孫權能安穩無恙的回到江東。是孫權的行為太出乎意料了,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罷了。出奇制勝,固然很好,但奇招用多了,就是在刀尖子上跳舞。
周瑜不否認孫權的作為,因為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力不一樣。有些人就喜歡以小博大,有些人就喜歡穩扎穩打,你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要你最后輸的起就行。
當然,如果不是孫策還沒死,如果周瑜已經一心支持孫權,那對孫權的這種行為,周瑜至少也會好好規勸一番。畢竟周瑜可不是孫家人,會對孫權的判斷盲目迷信。
“走吧,撤兵吧,這里用不著我們了。”周瑜轉身離去。
“你不出去見個面”魯肅問道。
“此時露面,只會破壞了仲謀的勢。事已至此,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我們回吳郡等他吧。”周瑜說著,不著痕跡的帶兵離開。
這邊,在簡單見過文武群臣過后,孫權跟孫翊一同,立刻出發回吳郡而去。畢竟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孫策的祭奠,可還不是孫權該大張旗鼓繼位的時刻。今天在這里,更多的只是重要人物的一個表態。
孫翊走在孫權旁邊,轉頭看了孫權幾眼,欲言又止。
“三弟,有什么話就開口吧。我們之間還有什么不能說的嗎”孫權主動說道。
“二哥。”孫翊咬了咬牙,終于還是忍不住問出來道,“你真的就一點都不擔心我”
孫翊雖然也想過孫權坦然渡江的可能,但在孫翊心里,他估計還是更趨向于覺得孫權會帶兵渡江。
“傻小子。”孫權抓了抓孫翊的頭,“你跟我一起長大,你還不了解你二哥嗎你二哥心里,沒有國家大義,只有家人朋友。要是最后得了天下,卻搞得眾叛親離,值得嗎做任何事,都不要忘了本心,不要本末倒置。”孫權戳了戳孫翊的胸口,提醒說道。
“我明白了。”孫翊有些羞愧的低下了頭,“大哥出了這樣的事,現在正是該我們兄弟齊心的時候,我卻”
“你已經做的很好了,沒有你,現在江東還指不定亂成什么樣子。只要我們兄弟間沒有間隙,不管別人說什么,都是沒用的。”孫權說道。孫權知道,他這個三弟最近心里肯定很矛盾,不然也不會做出這種看似不明不白的行徑出來。
當然,也正是因為孫翊的這種矛盾,孫權也才認他這個弟弟
“不,我做的還不夠好”旁邊,孫翊突然抬頭看向孫權,“二哥,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