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制造的小提琴,不管是審美造詣還是演奏的實用性,都舉世無雙。甚至不用試音,我知道,三百年后,這把小提琴的音,還是準的。”
看著自己的明代黃花梨木龍頭二胡,陳宇客觀公正道“龍頭二胡是因為劉天華大師用過,所以才價值連城。制造它的人,并非什么有名工匠。”
“而你這把小提琴,出生就是制琴天才,名家大師所打造的。”
“從這一點來看,我的黃花梨木龍頭二胡,已然落入下風。”
古賀川點了點頭,對陳宇的說法十分認同。眉宇間的得意,越來越濃。
陳宇繼續道“不過不管是誰造的,好樂器沒有名家大師使用,還是會暴殄天物,平白浪費。好在,你這把小提琴,有名家大師用過。”
撥弄了一下小提琴的琴弦,陳宇淡然道“眾所周知,經常演奏的小提琴的狀態,本身就要比那些長期只供收藏觀賞的琴的狀態要好。”
“那是因為,長期共振,會讓小提琴更加利于保存。”
“這把小提琴的琴弦有磨損的痕跡,說明有人用它長期演奏。它并不是一出生就被藏起來展覽,未經風雨的溫室花朵。”
話聲剛落,陳宇又將小提琴的背面翻了過來,還有一個名字。
niooagani,尼科羅帕格尼尼。
陳宇介紹道“帕格尼尼,十八世紀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之一,對小提琴技術進行了很多創新。”
“帕格尼尼即使用調音不準的琴依然可以拉出準確的音,他還可以將曲子任意升高或降低半音來拉,當然不是基于調音,而是從指法的改變。”
“著名的音樂評論家柏遼茲稱帕格尼尼是操琴弓的魔術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
“1797年之后,他的琴聲遍及歐洲列國。他高超的演奏技巧,曾使在病中的老師羅拉跳下病榻,自愧無顏為師。”
“法藍西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魯道爾夫聽了帕格尼尼的演奏,也為他驚人的技巧而目瞪口呆,甚至在日記中寫道,猶如見到惡魔的幻影。”
“為此,人們也就把帕格尼尼的演奏稱作惡魔的演奏。”
“帕格尼尼的作品和演奏技巧幾乎懾服了歐洲所有的藝術家,如文學大師司湯達、巴爾扎克、梅涅、大仲馬。音樂大師肖邦、舒曼、李斯特等,聽過他的演奏無不為之激動不已。尤其是他對肖邦、柏遼茲,尤其是李斯特等人的音樂創作,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帕格尼尼可以在一個把位上用四根弦演奏出三個八度,他的指法,比如雙音技巧,在當時都被認為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除此之外,他還是有名的獨弦操圣手。那怕僅有一根琴弦,他都能彈奏出美妙動人的樂章。”
一口氣介紹一大段,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的生平,已經躍然紙上。
古賀川瞳孔微微緊縮,想不到外國的文化,陳宇也能了如指掌。這樣學識深不可測的對手,實在難纏。
陳宇最后下定結論道“歐洲的帕格尼尼厲害,咱們華夏的劉天華大師也不是吃素的。比較兩人孰高孰低,沒什么意思。”
“不如照我看,就算他們兩個人平分秋色。在名家使用過的樂器這一點上,我的龍頭二胡和你的西洋小提琴相互抵消。”
“贊同。”出人意料的是,古賀川并沒有反對,爽快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