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國家最輝煌的古建筑之一,被摧殘得面目全非,陳宇心如刀割。
鑒寶之人,往往都是愛寶之人,最受不了這些。
想不到,游玩的最后一站,竟會以這種心情收尾。
陳宇步速快,不知不覺深入了很遠,他嘆息道“算了,原路返回,坐從特情局借來的車,去古玩市場碰碰運氣,調解一下心情。”
說著,便往回走。
“咦”沒走兩步,陳宇的余光不經意掃到了一塊長城磚上,他不禁渾身猛地一震,直感覺四肢都跟著發麻。很少有人或事,能讓陳宇反應這么大。
就連被特情局緝拿歸案,他都沒有顫抖過。
上次他這么激動,還是生死兄弟劉彥,先死了然后又活了。
只見那塊長城磚上,密密麻麻刻著游人的名字的同時,還留著千百年前刻下的四個符號,說是符號,其實是沒幾個現代人認識的銘文,古文字。
四個字是,藏劍于此。
陳宇也不認識銘文,但卻難不倒他的慧眼。
長城上游客刻字實在太多,有天量那么多。不乏有標新立異之人,為了讓自己的名字更加出眾,刻下了一些花里胡哨的符號吸引眼球。
所以,即便是游人見到這四個符號,也不會產生多大反應。
一來,覺得是和他們一樣的素質堪憂之人,做得無意義涂鴉。
二來,那可是銘文,誰認識啊
陳宇認識,不僅認識,他慧眼還能看出,四個銘文,是明代某人留下的。
秦長城實在年代太久遠,早已隨歲月一同腐朽。今人能夠看到的,多是明長城。自然,留下這四字銘文的人,只能是明洪武以后的人。
現在能夠確定,銘文絕對是明朝人留下的。
那么問題來了,這四字銘文說的話,可信嗎
藏劍于此,劍還在嗎
是什么劍
劍,是否早就被人取走
剩下的,只有銘文
古劍多為長劍,長城磚怎么能藏得下
陳宇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下一刻,他做出了一個瘋狂的舉動。
拆長城磚。
只要把這塊磚拆下來,一切答案,自見分曉。
嘗試用蠻力不行后,陳宇下長城,找工作人員,借了錘子和鑿子。
工作人員問他借這個干什么陳宇拿到東西后并不回答,扭頭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