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八十個億的報價究竟是怎么來的,也想知道戴熙是誰。
車展大廳的這群人,基本不混古玩行,不鉆研國學古籍和野史雜談,說個秦皇漢武他們倒是知道。至于戴熙,他們聞所未聞,連是哪個朝代的都不曉得。
陳宇悠悠講道“戴熙,晚清的著名收藏家,戴家也是名門望族。如今牛比哄哄的三百年古董世家京城任家,那時候給戴家提鞋都不配。”
“而戴家最著名的一件收藏,是一枚古泉,古泉就是古錢,叫缺角大齊。”
“缺角大齊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齊通寶,是五代十國南唐國主李升所鑄。李升開國之初,叫作徐知誥,定國號為大齊,鑄造了一批大齊通寶。”
“次年他改名李升,改國號為南唐,這批錢被收回重鑄。所以大齊通寶傳世極少,只有兩枚,其中一枚右上缺了一角,稱為缺角大齊。”
“據史料記載,戴熙他老子戴氏,從一個酒徒手里得到了一百多枚古錢。其中有兩枚,是傳世精品,一枚叫鐵寶慶,另一枚就是缺角大齊。”
“蘇杭古錢收藏家吳逸庵看到兩個錢十分喜歡,便提出用數方漢印與之交換,戴氏只把鐵寶慶割愛給他,獨留缺角大齊珍藏。”
“后來戴氏就把缺角大齊傳給了他兒子戴熙。戴熙字醇士,謚號文節,工詩書,善繪畫,喜金石。他將缺角大齊錢拓本在其大作古泉叢話中予以記錄。”
“后世諸譜中缺角大齊的拓影,均出于古泉叢話。”
“缺角大齊一直藏于戴熙手中,直到后來清末天下大亂,戴熙死于亂世。他在死之前將缺角大齊埋進后花園的土里,自此不見蹤影。”
“有人給失傳的缺角大齊估價,說它值八十個億。”
“后來無數富商重金將戴家老宅買下,掘地三尺,用篩子細篩后花園的泥土,愣是連缺角大齊的影子都沒找見。這件事,也成了華夏古錢界一大懸案。”
陳宇故事講完了,這枚古錢的兩個特征也得到合理的解釋了。
兩層銹蝕,第一層銹蝕,是從南唐到清,缺角大齊第一次在歷史長河中消失的那段歲月。第二層銹蝕,是亂軍打到家門口后,戴熙將其埋進后花園里。
至于這枚古錢上的寶字比較拙滯,那是因為,它鑄造于南唐。
南唐是什么年代五代十國,梁唐晉漢周,打得天翻地覆,隔幾年就有人稱帝的年代。那是個筆不如刀的年代,能活著就不錯了,誰還有功夫陶冶情操
以至于,堂堂官方鑄幣,它上面的字體也實在拙滯,難登大雅之堂。
古賀川的解釋也合理,但那卻是他編的。
陳宇說的,才是真正的史實。
一口氣說完這么多,陳宇轉頭望向老狐貍。“不成想,它竟然在你手里。”
老狐貍嘿嘿笑道“兵荒馬亂的,戴家后花園早被挖過幾百遍了,缺角大齊能留住嗎早被一伙歹人給挖走了,在黑市流通,數經輾轉。”
“許多年后,一個叫鐘良的年輕人無意中發現了這枚銅錢。”
老狐貍問道“知道這一關,我為什么單單將它露出一個寶字來考你們嗎因為當初我師尊看到這枚古錢,也僅僅瞧見了一個寶字。”
“但是他,就能通過區區一個寶字和兩層銹蝕,斷定它是缺角大齊”
“其實這枚古錢,不是我的私人收藏,而是我師尊的私人收藏”
“缺角大齊至今尚未公開的原因是我師尊他老人家想等他壽終了以后,分配自己私人遺產的時候,把它連同其余幾十件能嚇死你們的國寶一起捐給國家。”
“讓他身后,能再為國家做一次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