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博也有一幅趙孟頫的小楷黃庭經,但兩幅臨摹的黃庭經內容不太相同,可以理解為上半篇和下半篇的區別。
兩幅書法都是趙孟頫親筆寫的,價格嘛自然是一樣的了。
再邊兒上,有一件造型奇特的元代玉雕,龜游荷葉洗。
這只龜游荷葉洗色澤淡雅,雕飾靈動。整體以青白玉雕成,隨著年代的沉淀,玉質微微泛黃,并帶有淺褐沁和墨綠色雜質,但仍然不掩秀雅。
玉洗的造型十分有趣,由一大一小兩片荷葉組成,葉脈紋理清晰。
每片荷葉中央都趴著一只小烏龜,大荷葉上的烏龜正在偏頭張望,二龜互相對視,頗有生趣。
龜游是出自宋書符瑞志的典故,相傳只有數百年的靈龜才能游于蓮葉之上,是長壽祥瑞之兆,以此來歌頌皇帝德澤湛清。
宋元時期,龜游蓮葉的意象廣泛流行,常見于玉佩或玉制飾品中。
陳宇取出來的寶物中,有一件高達三十六厘米的釉下彩青花牡丹紋獸耳罐。這可是地地道道的元青花,值老鼻子錢了
青花瓷始于唐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其大氣豪邁的氣概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此罐造型大氣沉穩,紋飾共分七層,采用進口的蘇麻離青料描繪紋飾,繪畫細膩,以立體的獸首作耳,絕對能稱得上元青花中的珍品。
“大哥,這是”符虎遠遠地指了指一個玉枕,吞吞吐吐道。
那是一件元代白蛇傳瓷枕。
瓷枕最早見于隋代,流行于唐宋元時期。不僅可作為普通頭枕,也可以作為脈枕或足枕,還有一部分是隨葬冥器。
元代湖田窯青白釉瓷枕形體較大,采用透雕的形式,表現了不少如神仙傳說、戲曲故事等復雜有趣的主題,建筑、人物都雕刻的十分精巧。
這件白蛇傳人物瓷枕,造型為一座仿木結構的彩棚戲臺。枕的前后左右共有4個棚臺,內雕各種戲劇人物10尊,分為4個不同的演出場景,表演白蛇傳戲劇中的借傘、還傘、水漫金山、斜塔救母等故事。
該枕完整地再現了元代戲劇舞臺的結構形式,集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于一身,是一件罕見的珍貴文物。
符虎當然看不懂它的價值,但長期跟著陳宇,符虎知道玉枕多是冥器。
他吞吞吐吐想問的是,大哥現在已經變鈦到,連死人的枕頭都要搶了
“滾蛋”陳宇自然知道他想問什么,沒好氣道“我只是拿了墓室里的陪葬品,死者的棺槨里沒有傳國玉璽,我就沒碰。這個玉枕不在棺槨里面,拿回去收藏、充實寶庫還是不錯的少廢話,趕緊把盜洞填好”
“哦”符虎雖然跟陳宇嬉皮笑臉,但真當陳宇下達命令時,他永遠堅決執行,沒有二話。
符虎吭哧吭哧地填土,蘇晴乖巧地整理古玩,陳宇則坐在一旁休息、思考。他搖了搖頭,忍不住喃喃道“少鶴詩集上三個地名,第一個草原,正式落空了。以盜墓的角度來講,倒有所斬獲,可我是來找傳國玉璽的啊”
“朱顯槐的猜測是錯誤的,這里根本不是博迪的墓,而且博迪大概率,手上也沒有什么傳國玉璽不知道等以后我去津衛和蓬萊,又會發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