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要亮寶,不管多名貴的古樂器,樂家都有信心完虐之。
許多京城豪強,為了防患于未然,都派人調查過陳宇的生平。
一些陳宇在公共場合做過的事、撿過的漏,他們都了然于胸。
然而他們的情報網終究不是特情局,不可能事無巨細全知曉。
比如,由兩名萬象影視公司的員工,合力抬上來的這架編鐘,他們所掌握的陳宇資料里,就沒有。
這架編鐘,是陳宇衣錦還鄉回寧海時,碰到一個叫燕正卿的精明小伙子。
陳宇和燕正卿用話術交鋒幾個回合后,從燕正卿家里,買下了這架編鐘。
它叫克鐘,全高五十多厘米。
它高甬,長枚,旋作夔龍狀,干和篆間飾竊曲紋,甬飾重環紋,華美端莊,表現了古人超高的青銅鑄造水平以及審美水平。
禮樂是西周極為重要的制度,樂器是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鐘則是周代代表性的樂器。廟堂祭祀、婚冠喪葬、燕帝賓客等場合,鐘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其中,克鐘這種西周時期青銅樂器,更是周代音樂文化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歷史遺存。它上面的重環紋、夔紋、竊曲紋均為華夏古代傳統裝飾紋樣。
重環紋起源于商晚期的鱗瓣紋,表達的是動物軀體的涵義。夔紋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夔是神話中形似龍的神獸。竊曲紋則是動物的簡化和抽象化。
精致華美的紋飾為克鐘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獰厲美,也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圖騰崇拜。尤其是,它保存完好,只要演奏技巧得當,不怕敲不出盛世強音。
“這是乖乖,克鐘”絕代大宗師老狐貍率先叫了起來。“娘的,小狐貍你真是總能讓我感到驚喜啊,克鐘這么吊的玩意,都被你搞到手了”
陳宇權當老狐貍是在夸獎自己,撇嘴道“這才哪兒到哪兒,老狐貍你能不能有點出息待會兒我把大殺招祭出來,怕不是你得被嚇尿了”
“放屁”老狐貍罵道“除了我師尊,老子這輩子就沒怕過誰”
除了老狐貍跟陳宇嘻嘻哈哈、老不像老、小不像小地互損外,全場寂靜無聲。因為別人不敢跟老狐貍這樣說話,要知道,老狐貍是京圈的庇護傘。
就算他們心知肚明老狐貍為人無恥,最愛抄家,但他們也不敢胡說。
陳宇卻不同,陳宇和老狐貍關系最親近的時候,也僅僅是盟友罷了。
除了結盟共抗古賀家,陳宇沒從老狐貍那得到什么,不欠老狐貍的。
他不欠老狐貍的,自然就不怕老狐貍。外加他口無遮攔,無恥的性格又與老狐貍臭味相投。因此,他反倒和老狐貍結成了亦師亦友的忘年交情誼。
在如今的京城格局下,陳宇和老狐貍已經漸行漸遠。
不過,偶爾相遇,哈拉互損兩句,他們仍樂此不疲。
讓全場肅靜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陳宇亮出來的克鐘本身。
有資格慣例樂家斗樂的,要么身份極其尊貴,要么是華夏古典音樂界名流。當老狐貍喊出克鐘的名字后,他們也跟著反應過來了。
克鐘是什么克鐘是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極品編鐘
出世倒也就罷了,偏偏保存又如此完整,不影響音律。
它珍貴、罕見異常,在華夏古典打擊樂器中,位于第一梯隊
這一回合,如若樂家想贏,必須拿出比克鐘更猛的打擊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