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內,簡簡單單的一個搏命刺擊,東洋武士會首領吉田晉被另一名特邀裁判姜游提醒兩次,硬是變換了側刺、立刀、正握三種手法。
溫元武明明把吉田晉逼到了擂臺邊上,只一擊便能取勝,卻被逼退兩次。
溫元武臉色很難看,陳宇亦眉頭緊鎖,哪怕慧眼,也看不破姜游的虛實。
兩人根本猜不出這寂寂無名的姜游,究竟是哪路神仙。
這下可倒好,在必敗邊緣徘徊、心態趨于爆炸的吉田晉穩定下來了,陳宇和溫元武卻開始心神不寧了。
高手對決,瞬息萬變,戰機往往只在一剎,心亂是大忌。
之前溫元武掌握主動權,不就是因為對峙時吉田晉心態不穩嗎
現在,攻守異形了。
溫元武為他短暫的躊躇付出了代價。
“殺”吉田晉三十七歲能邁入蛻凡六重天的武道境界,天資可謂驚世,溫元武半秒不到的破綻被他抓住了,他閃電出刀,正式吹響反攻的號角。
吉田晉的突刺,看起來樸實無華,其實里面學問大著呢。
為何要在搏命的時候,吉田晉才會擺出這種突刺的架勢
因為在膠著且快速的攻防戰中,這種需要蓄力的突刺刀術沒有任何意義。
往往只有在搏命的時候,才會使出這種威力驚人的突刺。
當然,不只是搏命。
這種刺擊,在東洋武林中,還有個別稱,叫讀心刀。
何為讀心刀
簡而言之一刀定生死。
江戶時代的武士們經常決斗,玩的就是一刀定生死。
正握突刺法是瞬間讀取對手的心理,判斷出其閃躲的位置,如成功自然就出現了二段刺三段刺等連續技,但第一刺若失效,恐怕就無命使出二三次了。
島國人特別執迷于快攻快打,因此不光有拔刀術,亦有讀心刀。
抓住溫元武毫厘的猶豫,吉田晉大喝著將蓄力許久的名刀長船刺了出來。長船突刺的方向極為刁鉆,瞄著溫元武心窩追擊而去。
溫元武躲閃的機會只有一次。
能躲開,萬事大吉。躲不開,局面反轉。
“喝”這時溫元武早已回過神來,悶喝一聲,用齊眉鐵棍蜻蜓點水般往擂臺上一點,身體借力騰空。
他既不往左躲,也不往右躲,他出其不意,往天上躲
急速反應,臨危不亂,這就是老人家比年輕人多幾十年戰斗經驗的體現。
如果,這依然是溫元武和吉田晉的單挑,毫無疑問,溫元武又贏了。
吉田晉的這一刀注定落空,而溫元武在空中就能一棍子砸死吉田晉。
可惜沒如果。
現在已經不是溫元武和吉田晉的單挑了。
溫元武做出騰空動作的時候,心又涼了。
因為同一時間,他聽見了姜游對吉田晉的提醒。
姜游大喝道“蠢材,往天上刺”
聲音傳播需要時間。
溫元武騰空的同時,姜游的提醒就傳進眾人耳朵里了。
這說明,在溫元武騰空之前,姜游就看穿了溫元武的意圖,提前點破。
年過七十的溫元武,一輩子見過太多風浪,他武能上馬定乾坤,文能帶領武狀元家族發展商業。可屢次三番被姜游識破動向后,他心態崩了。
看外形,姜游比陳宇大不了幾歲。他是何等妖孽,能克制溫元武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