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剛準備開始下一環節,他的計劃便破產了。
令他計劃胎死腹中的,不是旁人,正是他姐姐鐘情。
鐘情不服啊
她曾祖是鐘良,她是龍女,真真真正的天驕,豈能甘心屈居人下
她尤其不愿輸給陳宇,更不愿剛才被陳宇大肆折辱的事就此拉倒。
如果說,剛才鐘情臉紅是陳宇用古羅馬杯變色映照出來的。那現在鐘情的臉紅,是實打實憋出來的,氣出來的。
她非要跟陳宇再分個輸贏
一旁看似云淡風輕的胡君杰沒有明說,卻也懷揣著和鐘情一樣的想法。
“唰”鐘情從包包里掏出一樣東西,開啟了對陳宇的第二輪考驗。
就這樣,燕正卿悲催地發現,他這個飯局發起人,由于不懂古玩,被踢出局了接下來的時間,他只能當個外行觀眾,在一旁傻呵呵杵著了。
等他姐姐鐘情還有胡君杰,什么時候跟陳宇分出輸贏了,才算結束。
第二輪出題考驗,鐘情變成出題的主考官了。
她從包包里掏出來的東西,竟是一塊銹跡斑斑、破破爛爛的青銅殘片。
這也是古玩行的趣味所在。
甭管什么豪門巨富,還是什么龍女千金,只要入了古玩行,那么無論他從身上和包包里掏出什么與身份極度不符的廢銅爛鐵,都不算稀奇。
對不了解古玩行的人來說,很難想象,傾國傾城的鐘良曾孫女鐘情,隨身垮的精美小包包里,沒有化妝品,也沒有防狼噴霧,而是一塊這破玩意兒
見狀,陳宇也忍不住撇嘴一笑,覺得有趣。
如今身價幾千億的陳宇,當年為了在老狐貍眼皮子底下順走古玩,還曾厚顏無恥地把一大堆精美古玩塞進褲襠里,墜得褲子直往下掉呢
既然鐘情出題了,陳宇也沒有懼怕退縮的理由。
在鐘情開口之前,陳宇便抬眼望了過去。
包括胡君杰,也是同樣如此。因為他也不服陳宇,趁此機會,再比一場。
入眼所見,鐘情拿出來的青銅殘片,全稱應該是青銅龍虎大建鼓座。
當然,名稱后面要加上殘片二字,它可不是完整的鼓座。
這塊殘片上布滿紋飾,有兩個對稱虎頭,四條對稱的蟠龍雄壯威武,都極其精美如果還原的話。
沒還原,它則與精美二字完全無關。
事實上,整塊殘片覆滿銅銹,已經完全毀掉了,殘破極其嚴重。
光憑這品相,給它定一個三級文物,都算抬舉它了。
所謂建鼓底座,建鼓誕生于商代,在春秋戰國時期十分流行,一直到南北朝和隋代都有使用。隋書音樂志就記載說近代相承,植而貫之,謂之建鼓,蓋殷所作也。
植而貫之就是在建鼓座之上,有一根中空的圓柱,里頭插上一根木柱,木柱的上方才是建鼓。
雖然有文獻記載,但是建鼓流行的時代離現在太過久遠,至今的考古活動都沒有發現一件完整的建鼓,只有為數不少的建鼓座。
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東周銅建鼓座,器身上八對十六條大龍在鼓座上彎曲盤旋,又有多條小龍交錯簇擁,美到了天上去。
相比之下,鐘情手里這塊青銅龍虎大建鼓座殘片就顯得太過寒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