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鼎是九鼎之中,青州鼎是九鼎之首。
相對應,豫州鼎應該比較中庸平和,不大不小正正好好。
而青州鼎一定是最大、最重的那個。
至于為什么青州鼎重量如此夸張,還得從大禹時代的疆土開發講起。
前面說過,大禹封神的伐三苗之戰之后,大禹率領的炎黃華夏部族才把疆土推進了到了長江流域,黃河長江盡在掌控。
在此之前相當長的歲月里,炎黃華夏部族只在黃河中下游流域生活發展。
也就是所謂的中原地帶。
中原地帶,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適宜,人口最多,毫無疑問。
但人多了,總要開疆拓土不是
那么問題來了,東西南北,往哪個方向開疆拓土
最好的方向是南方,因為南方有長江。
但大禹平定三苗之前,三苗一直是禍患,往長江流域遷移,不是送死嗎
北邊北邊不行,北方太冷。
西邊西邊也不行。西邊居住的都是蠻夷,且還有崇山峻嶺,降雨也少。
只能是東邊了,東邊的東夷部族,早在黃帝時代,就被炎黃華夏部族打趴下了,東邊沒啥強大的敵人。
先民們順著黃河往東走,一路平坦,資源豐富,還能面朝大海。
所以,占據中原的炎黃華夏部族,最先開發的,一定是東邊。
大禹平定三苗后,華夏大地上再沒有了敵手,設九州。
最先開發的東邊,也就是今天人們所熟知的齊魯大地,名為青州。
而西邊地區,也就是雍州,后來秦國所處的地區,還十分地荒涼。
這便是問題所在。
大禹鑄造九州鼎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了九州的開發程度。
開發程度高的州,對應的鼎就重一些,例如青州鼎。
開發程度低的州,連人都沒有多少,對應的鼎就輕一些,例如雍州鼎。
這里還有一個問題。
按理來說,開發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應該是中原地帶的豫州。
但大禹并沒有把豫州鼎鑄造成最重的一尊,而是把開發程度第二高、人口第二密集的東方青州的青州鼎,鑄造成了最重的一尊。
有兩點原因,第一點原因,是青州居東,在五行方位上,東方為首位。
第二點原因,則不得不稱贊大禹高明的手腕了。
豫州,中原,是什么是炎黃華夏部族發家的基本盤
伏羲、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黃帝、堯、舜、禹
炎黃華夏部族在中原耕耘了多少年
中原地帶,就是自家炕頭,就是親兒子。
青州呢剛開發不久,礙于時代原因,通訊落后,大禹對其的掌控力,肯定不如操控中原地帶這般得心應手。
既然如此,大禹干脆把青州鼎鑄造成最重,相當于告訴青州的居民我是最愛你們滴,你們才我最關心的人
你看,我把你們青州的鼎鑄得最大最重,你們不要忘了我的好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