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腦袋
這個柳氏有九個腦袋
這特媽誰能想到
九個腦袋還能算人嗎
世界上有不少基因變異的個體,樣貌體征或許與常人不同,但九個腦袋啥基因狂野到了這種程度,能變異出九個腦袋
喝東洋排放的蘑菇蛋廢水了
那也不對啊,大禹時代,東洋那邊還是一群未開化的野人呢
乍一聽到這種事,擱誰誰都要震驚。
但震驚過后,許多人也就平靜下來了,發出了犀利的反問。
你陳宇是咋知道的依據呢
還有,你光說了九是九個腦袋的意思,柳氏又是什么意思
大禹時代,還沒有明確的姓氏觀念,可以說,那個時代的名字,真的只是一個代號。然而人們搜腸刮肚,也沒想起大禹的那位近臣、左右手,代號與柳氏比較接近。
面對人們的質疑,陳宇不慌不亂,條理清晰地解釋道“大家還是太小瞧大禹的格局了。把自己或者自己親信重臣的名字刻在九州鼎上歌功頌德,永世流傳,你們認為這是大禹制造九鼎的真正意圖嗎”
“確實,由于九鼎過于神秘,幾千年未曾出世,絕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懷疑與推測,覺得九鼎上的文字,大概率記載的是大禹生平之赫赫功勛。”
“但是今天,九鼎中最大最重的青州鼎碎片出世了,我可以正式宣告從古到今,所有人的推測都錯了。”
“大禹的格局,大到了驚天的地步。”
“九鼎很大,或許大禹確實在上面記載了一些自己的生平,但那只是小部分,絕非主流。九鼎身上所銘刻之文字,占據絕大多數的,還是大禹身為九州之主,一心為民的公心。”
“你們用小格局推測,永遠推測不出來柳、氏、九三字的內涵。若用大格局推測,答案則是”
頓了頓,陳宇表情莊嚴肅穆,語氣平緩,準確無誤朗誦出了一段古文。
一段驚世的古文。
一段注定在今天以后,于華夏古史上銘刻烙印的古文。
陳宇朗誦的古文是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谷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
這段古文,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共工部落的首領手下有一位臣子,名為相柳氏,他有九個腦袋,他饕餮暴虐,每個腦袋可以吃空一座山的食物。
相柳所到之處,大地便會塌陷,水流匯聚成溪流和沼澤。
由于相柳作惡多端,大禹為民除害,把他給宰了。
卻不想,相柳的血所流之處,腥氣熏天,被污染的大地居然無法再播種五谷。為治理這片土地,大禹前后數次,將腐濕的泥土挖掘出來,堆成土臺,鑄成眾帝之臺。
所謂眾帝之臺,便是歷史上消失的五帝臺。
受時代所限,這段古文里充斥著神話色彩,基本上沒有科學依據。
但仍不影響其偉大。
仍不影響這段古文幫助人們重新認識了大禹那胸懷天下蒼生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