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得很清楚。
孫小五不動了。
朱允炆如蒙大赦,像溺水之人一樣,大口呼吸著口氣,拉開了距離。
關于這段,陳宇在朱允炆的日記本里看到,朱允炆在事后,對自己的舉動,有著詳細且透徹的剖析。
之所以朱允炆沒選擇讓江湖豪杰護駕,而是選擇近乎賭命似的,跟孫小五硬剛,賭孫小五認識他,是因為這會兒,朱允炆的心態已經瀕臨崩潰了。
別忘了,這里是海邊。
他從金陵城逃亡,一路向北,再向南。
都被追殺到海邊了,天涯海角,怕也不過如此。
他已經沒有繼續逃亡的空間了。
于是朱允炆內心涌現了一種極端的自毀心理。
他當時的想法是如果連這點屁事都解決不了,還談什么復國若讓一具尸體咬死了,那干脆,死了就死了,一了百了。
這是一個被逼到絕境的人,內心真實寫照。
不得不說,朱允炆被追殺到海邊,內心才崩潰,也足以稱得上大心臟了。
換成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點的,從皇帝,到乞丐,怕不是早拿刀抹脖子了。
朱允炆想得是解脫,哪成想,孫小五真把他給認出來了。
孫小五立在原地,一動不動。
朱允炆緩了緩,立即開始擺譜,裝比。
他竭盡全力,嗓音洪亮,話語傳遍小漁村的每一個角落。
他用皇帝的口吻,訓斥道“孫小五,你可知曉,朕乃大明天子”
“既然你已亡故,何苦執迷不悟,繼續貪戀紅塵”
“朕望你迷途知返,切莫再驚動村民故友”
“你殺害村長兒媳,依大明律,當斬”
“然念你有軍功在身,朕放你離去,今后不許再來,叨擾村中百姓”
朱允炆話音剛落,小漁村緊閉的家家戶戶,村民全部走了出來,翹首盼望。大明天子對決不死怪物,這樣的戲碼,在這座小漁村可是頭一回上演。
朱允炆的話,居然真的生效了。
孫小五晃了晃死人頭,僵硬且迷茫,向后退了。
一步、兩步
孫小五真的聽從了朱允炆的訓斥,放棄了回村游蕩,離開了
盡管這在現代人看來,有些扯蛋。
不過陳宇知道,那是明朝。
在古代百姓眼里,皇帝最大,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窮苦老漢敢罵皇帝,是因為光腳不怕穿鞋的,且他也沒見過皇帝。
而孫小五不一樣,孫小五當過兵,真的見過皇帝。
孫小五活著的時候,的確被高臺上檢閱悍卒隊伍的朱允炆,震懾過。
當時高臺上的朱允炆,輕輕點了點頭,隨即皇令化為一道道軍令,傳進每一位悍卒士兵的耳朵里,大軍浩浩蕩蕩開拔出城,準備與朱棣的燕軍決死。
那恢宏的場面,哪一個熱血男兒不為之感染
孫小五同樣至死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