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陶一帶回來的那十五個孩子,陶桃不得不佩服陶一的行事。
這十五個孩子有七個是孤兒,無父無母的那種,另外八個則是有長輩的。
這八個中有三個是兄妹,其中兩個是親兄妹,還有一個則是兩人的堂妹。
木樨國連續三年災難,吳家居住的地方發生了洪災,一家人跟著村里人一起踏上了逃難之路。
在災荒年間,只要是能吃的,不管是樹皮還是草根,誰要是見到了都恨不得多長兩只手,扒拉到自家存放著。
兄妹倆人的父親吳元宏在一次進山尋找吃的時候,不慎意外掉落山崖,山崖下是霧蒙蒙看不見底的深淵。
家人聽說之后,來到崖邊,也只在崖邊的一棵脫了皮的樹下,找到了吳元宏衣服上的碎步。
看著不見底的深淵,還有彌漫的白霧,吳家人又是在逃難的路上,最后吳家大家長一咬牙,帶著吳元宏的妻兒再次踏上了逃難之路。
然,天不遂人愿。
屋漏偏逢連夜雨。
說的就是吳家。在冬天來臨前,吳家跟著村里人爬山涉水,好不容易找到可以安頓的地方后,吳元宏那體弱的媳婦兒秦氏竟在這時候生病了。
翻遍了行禮,只找到了不到一百文錢,給秦氏請了個大夫,看過之后說是思慮過重,加上長時間的營養不良,這才染上了風寒。
一百文錢,除了診費,給秦氏抓藥也只能抓兩副。
秦氏知道自己挺不過去,也知道全家就只有那么一點點銅板,愣是拒絕婆婆給自己抓藥,只希望在她走后,婆婆能幫她護著兩個孩子。
就這樣,秦氏硬生生挺了三天,之后便丟下九歲的吳宇和七歲的吳水兄妹兩個去了。
兄妹兩個就一直跟著爺奶大伯和大伯娘生活。
怎奈連續三年的災難,到處顆粒無收不說,就連山上能吃的也都被吃的干干凈凈。
吳家爺奶大伯和大伯娘也不是那種刻薄刁鉆的人,對待吳宇兄妹倆不說和自家那三個孩子一樣,可也盡量不餓著他們。
總算,災難過去了。
可是他們家因為剛來,孩子比較多,村子又偏遠,依然食不果腹。
就這樣緊巴著日子過了差不多一年。
看著為了一家子生活埋頭苦干,又看看早已兩鬢斑白的爺奶和略有些顯老的大伯大伯娘,八歲的妹妹吳水,包攬了家里的灑掃洗刷,上山摘野菜野果蘑菇,偶爾還帶回來一些柴火。
十歲的哥哥吳宇則是早早就出門去八里外的鎮上找活做。
雖然才十歲,可吳宇卻比同齡人高一個頭,看著像十二三歲的模樣。這大大方便了找活的吳宇,讓他更容易找到活。
每當有人問他多少歲,他就嘿嘿傻笑著說十三歲。
長相憨厚,手上有勁,眼睛卻很靈活的吳宇,就這樣在鎮上幫著這家又幫幫那家,因為手里有活人又機靈,那些他曾做過活的人家對他印象還不錯。
沒過多久,他就在鎮上為自己找了一份跑腿的活,一個月也能掙個六百文錢,還管一頓中飯。
年僅十歲的吳宇就這樣每天早早從家走,晚上又從鎮上回來。
日子就這樣平靜的過,其實也挺好。
可是總有意外不期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