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ei可以幫我們建立一家綜合煉油廠,煉化廠能力在200萬噸,還有5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油化結合型煉廠,不僅可以生產油品,還能生產化工原料,要全套技術。”
胡安開口說道,這次談判并不輕松,這個200萬噸煉油廠,50萬噸乙烯,可以直接把阿根廷送進前十大石油化工國。
“還有幫我們建設一家專業的鋼管廠,用于化工設備生產國產化,幫我們建設一條1000公里的原油運輸管道,設計年輸油量1000萬噸,管道原材料我們。”
意大利特種鋼鐵技術不錯,這種戰略性技術,很難出口。
原油運輸管道是為了從巴塔哥尼亞高原運輸原油到布蘭卡市,發展布蘭卡市的重化工。
“這個價格似乎拿不到,而且原材料成本就不夠。”
恩里克心里簡單計算了一下,委婉的說道,基本不可能,意大利國內也準備修建一條橫跨南北的原油管道,投資巨大,加上煉油廠,乙烯廠,絕不可能3000萬美金搞定。
“具體可以再商討一下。”
胡安對于這個價格表示確實難度很大。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綜合煉油廠可以建設,技術也可以,只要有付足夠的技術費用,乙烯廠我們這邊也沒有。”
“原油管道的鋼管配比技術可以附帶,但我們不會負責建設。”
“價格上的話要達到4500萬美金左右。”
對于這個原油鋼管原材料配比,其實不算大秘密,真正的難度在于大無縫鋼管的工業設備,不是小口徑的鋼管可以比的。
恩里克說出了一個數字。
“這個似乎高了太多,我們有乙烯生產技術,但對乙烯生產設備建設不行,可以做等價交換,價格我們可以出到5000萬美金。”
胡安說出了一個比較靠譜的數字,這幾乎就是圣赫塞的底線了。
“這個價格比較合理。”
“那么具體細節就由下邊的人去談判”
“可以,那么合作愉快。”
敲訂了大致的合作范圍,兩人也松了一口氣。
意大利對于南方石油這筆訂單也很急需,頂住英美壓力發展本國石油工業,跟埃及,波斯等國家合作,甚至是蘇聯人。
與阿根廷能達成合作是再好不過了。
至于未來的競爭,恩里克并不是很在意,世界市場足夠大,有阿根廷這個幫手還可以的。
現在欠了美國人七八億美金的外債。
阿根廷人不愧是財大氣粗,其實他的目標是4800萬美金就差不多了。
心情大好的恩里克對于胡安這個年輕人看的很順眼。
對胡安說的軍事技術交換表示愿意牽線搭橋。
“這個問題不大,我認識有幾個公司,可以進行技術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