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都會區概念就是一個城市群,著名的如法國巴黎都會區,大巴黎和小巴黎之分,還有紐約都會區,洛杉磯都會區,南美洲也有里約熱內盧都會區,圣保羅都會區,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會區,圣地亞哥都會區這些都是如此。
但這也是因為大多數西方用小市政廳概念,他們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可以設置自己的議會,管理自己的警察廳。
而像圣馬丁市就是大市政廳改革,就是比較順利的。
科爾多瓦省地廣人稀,完全可以搞市縣一體化,畢竟周邊就是一個個村級市,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能稱為鎮,一體化毫無阻力,這讓圣馬丁市擁有上萬平方公里的發展空間,是科爾多瓦省目前轄區最大的“市”。
可是布蘭卡市跟原先的瑪利亞鎮情況完全不同,布蘭卡市原先是一個小市政廳,哪怕人口多,周圍的市鎮是擁有獨立地位的。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作為阿根廷經濟最強大,人口最多的省,在行政區劃上是最細致的,這也保證了布省的地位,如同后世的美利堅,一個省碾壓其他21個省,直到分出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自治市。
但現在不管是經濟還是人口還是其他,仍然是遠遠超過其他省的,是一個超級行政區。
現在阿根廷國內的省份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排第一,擁有3個發展引擎,分別是省會拉普拉塔市和新布蘭卡市,加上首都周邊的都會區范圍,這讓布省發展最迅猛,保持碾壓局。
看行政區劃地圖就知道,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劃分是非常霸道的,海岸線全國最長。
而布蘭卡市嚴格意義上跟拉潘帕省更接近,按道理來說,拉潘帕省完全應該有自己的出海口的。
科羅拉多河以南也是切割了內格羅河省的一部分,布省一舉壓制了兩個地理位置優越的省份發展。
谷臻第二個是科爾多瓦省已經超過圣菲省,成為阿根廷第二經濟大省,出現了圣馬丁市這樣的怪物城市,達成雙核城市的成就,圣馬丁市的人口已接近50萬。
近期國內的動亂讓圣馬丁市成為避風港,而且這里的工作機會也非常多,圣赫塞本人工廠產業占比已經快低于30,機械制造業和有色金屬冶金成為這里的新興產業,建筑工程,食品加工,服裝業,化工業都是首屈一指的,機械制造業和輕工業也都比較發達。
圣馬丁市長克羅斯在圣赫塞的幫助下,制定了一些新的工業發展措施,如利用靠近西部礦區的優勢,發展銅金屬的冶煉,給雷恩軍工原材料,發展機械零部件加工,為雷盾拖拉機廠原材料,還有瑪雅化工周圍新工廠的配套工廠等一系列發展措施。
圣馬丁市如今財政充足,也利用這些財政建立了幾個國營企業,同時不斷擴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還成立了圣馬丁市商業銀行,圣赫塞幾家當地工廠入股投資。
科爾多瓦省自建國以來,就是刺頭和地方軍閥的重要主導者,如今擁有更強大的實力,人口增加也很快。
第三大省就是圣菲省,擁有圣菲市和羅薩里奧市兩個大城市,發展速度相對一般。
其他省份中規中矩,并沒有太大發展。
原先布蘭卡市違規吞并了三個鎮,被省府警告過,但他們對此無可奈何,畢竟都是一些人口不多的小城鎮,這些鎮巴不得融入布蘭卡市里來。
現在布蘭卡市接管治安,發展經濟,是原先不能比的,否則圣赫塞可不想把工廠放在別的小鎮去。
畢竟這三個小鎮是受布蘭卡市影響很大,加上圣赫塞用了一些手段,才“和平合并”,事實就是吞并,不過圣赫塞許諾三個區都會設置23名新議員,文官工資增加,市民福利增加,也就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