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赫塞最終沒能等來小湯普斯將軍的通知。
他只好命令獵鷹局局長格雷羅主陣布宜諾斯艾利斯跟三角洲安保的阿拉貢合作好,并保護好首都的重要人物。
同時做好最壞的打算。
也許是時候進行戰略收縮和轉移了。
比如教會的反攻倒算。
比如布宜諾斯艾利斯財產大量損失的準備。
還有失去圣馬丁市也不是不可能。
圣馬丁市已經開始偏向科爾多瓦市那邊,盡管那是他一開始就默認的,不過克羅斯似乎有了點自己的想法。
當然,圣赫塞對圣馬丁市的掌控力度仍非同尋常,圣馬丁市的副市長兼警察廳廳長,圣馬丁市防衛部隊,都是由圣赫塞的重要手下擔任。
而且他把控了圣馬丁市的大部分經濟,哪怕是新的一些產業也大都跟他有關聯,這里就是他的第二個老巢,至于克羅斯這個市長,實在不行就換掉。
圣馬丁市也是激進黨的地盤,只不過這個激進黨分部,卻是圣赫塞扶持起來的,地位還是相當穩固。
當然還有一些嚴重的問題,比如雷恩軍工國有化的可能,這也會對圣赫塞造成巨大打擊。
還有巴倫銀行被打擊的可能,巴倫銀行現在過于高調,也惹得不少銀行家族不滿。
新阿報社也有被封殺的可能,得罪了不少人,包括教會。
甚至拉普拉塔鋼鐵廠被收購的可能,美國佬介入阿根廷政治經濟,拉普拉塔鋼鐵廠就是一塊肥肉,一旦跟軍方鬧翻,那么就很危險了。
甚至布蘭卡市也很可能和貝爾格拉諾軍港徹底決裂,現在和何塞將軍的地位懸殊,新的掌控者反倒是對圣赫塞頗為敵視。
如果阿根廷鷹派真的上臺了,那么一切都有可能,這都是圣赫塞不得不提前做好謀劃。
他們上臺后,將是教會跟鷹派的聯合體,徹底的軍事獨裁。
他們的治理國家的水平甚至不如必隆,激進黨也可能因此受到重大打擊。
這也是阿根廷國家體制的弊端,似乎是拉美國家的通病。
國家體制是什么可以說就是國運。
阿根廷為什么國運衰減,就是因為整體國家體制運行不通暢。
軍人干涉政治,阿根廷的政黨制度也缺乏規范,甚至遠遠比不上后世的印度三哥,畢竟四億人出來的精英數量要遠遠多于兩千萬,印度國運昌隆也就在所難免了。
圣赫塞看著一封封情報傳來,激進黨現在內部斗爭也十分激烈,很多人沒有靠山,很難出頭。
他加大了財產轉移的力度,再度把一些重要工廠遷移一些到布蘭卡市,付出了不少代價。
好在現在圣赫塞自己就是一個山頭,所以也有不少人投靠圣赫塞了,他找時間見了6名激進黨的省委員。
拉潘帕省跟科爾多瓦省接壤,信息的各種交接也很快。
時間的年輪也進入了1955年。
新年開始的時候,國內的各種交鋒消停了一會。
圣赫塞帶著老婆女兒去岳父岳母家拜了年。
做了一些必要的拜訪以后,才回到了布蘭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