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赫塞跟多個銀行和財團關系很深,而且主導建立了多家重要的銀行,如巴倫銀行,布蘭卡商業銀行,拉潘帕工業銀行,拉潘帕商業銀行等,曾發表一些關鍵的言論。
大抵圣赫塞是知道經濟改革很難成功,因為弗朗迪西是全面倒向美國的,而且打算利用美國的貸款發展經濟,所以他并沒有想法進入新一屆內閣,這一屆內閣比胡安必隆還要大一些,這也相應擴大了總統府的權力。
國防部仍然是軍方影響總統府的地盤,目前圣赫塞也只剩下小湯普斯將軍在里邊了。
和圣赫塞有點類似的是,弗朗迪西也看重石油和鋼鐵,但缺乏長遠的規劃和必要的發展措施,簡單的扶持和貸款毫無意義,甚至可能導致更多的外債。
因為阿根廷鐵礦石和煤炭極為罕見,發展鋼鐵工業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這兩個,韓國和日本鋼鐵工業能發展起來,是因為他們可以輕松利用美國的關系,獲取更多資源。
圣赫塞并不單純建立鋼鐵廠,而且打通了上下游供應鏈,建立完整的鋼鐵工業體系。
他和歐洲鋼鐵公司建立良好關系,還打通物流鏈條,建立了多個船隊,還外包了幾個船隊,如香江地區的幾個大船隊都給圣赫塞運鐵礦石和煤炭,而自有船隊除了普拉里國際的船隊,還有幾個新船隊也開始進入運輸序列。
上游礦山鏈條,他不僅把采購單發到印度、非洲,南洋等地,交好當地權貴,以多點采購更多礦種,建立了穩定的供應體系。
他還親自在澳洲、南非、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巴西收購礦山,建立本地采礦公司或者進行聯合采礦,獲取更優勢的原材料價格。
除了礦山,圣赫塞還多次收購一些沒人開發,但可能存在礦藏的土地,在國外的大大小小各種礦業公司已經超過了20個,主要分布于周邊國家和西澳大利亞地區。
這是因為周邊國家相對可控,烏拉圭巴拉圭雖然也進入軍政府時代,但很近,秋后算賬完全沒問題,玻利維亞也比較看阿根廷眼色,只要合法合規,而且正規納稅,雇傭本地人超過80,那就完全是本土公司。
現在的玻利維亞跟鉀三角地區關系比較好的,貿易也很密切,玻利維亞需要阿根廷輸入的廉價工業品和低息貸款發展經濟,阿根廷需要玻利維亞各種豐富的礦藏,主要是大鐵礦。
西澳大利亞也是比較安全的地方,不容易被黑掉。
這讓圣赫塞旗下鋼鐵廠生產的鋼材成本更低,質量也穩定,獲取了更高的利潤。
最重要的是,這不會讓建鋼鐵廠變成一個負債的生意。
不謀全局的領導,不是好領導。
圣赫塞在修鋼鐵廠之前就已經開始籌劃各種生產原料,這讓他的鋼鐵廠競爭力可以彌補很多技術上的不足,爭取了發展的時間,成本的下降讓來料加工變得有利可圖。
這是圣赫塞從日本和韓國鋼鐵產業發展獲取的一些小小經驗,缺乏原料,就走港口型鋼鐵,可以快進快出,而且海運越來越便宜。
弗朗迪西的上臺,改變了現有的阿根廷政局,軍方還政也讓弗朗迪西的威望達到頂點。
背后的激進黨反而變得沒有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