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關系也更加密切,要不是圣赫塞已經結婚,貝利爾甚至打算把他的小妹貝利爾伊迪絲嫁給他,以讓兩人的聯盟更加堅固。
伊迪絲是內烏肯省上流社會遠近聞名的大美女,現在是國立內烏肯大學一年級學生,圣赫塞現在對于美女并不感冒,反而對內烏肯大學的新成立石油化工系十分熱衷,多次派布蘭卡大學的系主任和教師進行合作互動。
巴塔哥尼亞地區現在還可以通過鐵路運輸原油,與阿根廷國家鐵路公司建立了運輸合作,而且從美國買了幾艘二手油輪,南方石油在巴塔哥尼亞新勘探開采的油田年產量大概只有500萬噸,所以管道鋪設有點浪費,此事被延后了。
加上布蘭卡鋼鐵廠產能集中在建筑鋼材,產能不足,新設立的梅達諾斯鋼鐵廠則可以在巴塔哥尼亞石油產量提高前,鋪設管道。
但內烏肯省石油勘探員傳來了好消息,勘探開采了大量的石油油田和天然氣田,所以管道鋪設由南北方向直接改為東西方向,沿著卡烏公路鋪開。
新的石油天然氣運輸管道從內烏肯省羅卡將軍鎮出發,主要途經內格羅河省和拉潘帕省,經過內烏肯市、圣羅莎市、布蘭卡市三個大城市。
內烏肯市原先規模比布蘭卡市還大,經過這幾年經濟發展,城市總人口也從5萬多已經迅速增長達到25萬,是阿根廷西部的大城市了,而且城市建筑比布蘭卡市還好,因為能源電力充足,有不夜城的稱號。
加上這里電費便宜,地處高原,溫度適宜,環境不錯,很多省內工廠也紛紛搬到內烏肯省,甚至與內烏肯省比較不友好的門多薩省也很多人前往內烏肯省發展。
拉潘帕省老省會圣羅莎市人口經過布蘭卡市多年支援,也已經有35萬,經濟都是比較發達的,對電力,石油化工產品需求比較大,與內烏肯市關系密切。
在圣赫塞的幫助下,內烏肯省成立內烏肯國營石油公司,主營石油勘探和開采業務,并與南方石油公司,潘帕斯國營石油公司,聯合組建了內烏肯油田開發公司,拉潘帕石油公司占和拉潘帕石油天然氣公司共占1成,內烏肯石油占3成,南方石油公司占6成,主要資金和技術由南方石油公司,工人主要在內烏肯省和拉潘帕省招聘。
拉潘帕省的教育體系早就為石油化工業的到來做好了準備,從布蘭卡市石油化工學校,布蘭卡市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拉潘帕理工大學石油化工系,布蘭卡大學石油化學系,阿根廷本土石油化工人才已經出現。
國立內烏肯大學新成立石油化工系,培養石油化工人才,內烏肯省高等教育薄弱,拉潘帕省準備援助修建一所新大學內烏肯工業大學,培養發展經濟所需的人才。
圣羅莎市新成立圣羅莎科學技術大學,由省政廳和市政廳聯合出資,圣羅莎出地出人,以新技術研究為主,在石油化學方面尤為重視。
除了石油人才的培養,圣赫塞還籠絡了一批歐洲石油專家,成立了阿根廷石油能源研究所,對阿根廷石油開采勘探理論支持,這家專業的學術機構還和布蘭卡市多所大學合作,進行研究生招收。
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阿根廷的勘探開采一直是比較少的,在圣赫塞看來,阿根廷很可能存在大油田,甚至海上油田,各種礦產勘探工作也很少,這和國家經濟實力,工業化有關系。
如果能夠獲取大量的石油,發展石油化工業,重化工業發展至少就解決了一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