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阿根廷真正有實力的人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農場主和大地主了,他們很早就注意到資本的重要性,現在基本是手握權力和資本的城鎮政商家族。
權力已經在某些家族內部呈現出代際延續的現象,哪怕離開土地,他們也可以活的很滋潤,如同曾經的布蘭卡港四大家族一樣。
新法案規定,阿根廷人在阿根廷持有土地的最高上限原則上不得超過1000英畝,如果超過了這個數字,必須成立農業種植公司,必須雇傭工人,為他們繳納社保,在市政廳商業廳部門進行登記注冊,生產成本和專業性大大提高了,不能偷偷跑稅,不能和原來一樣對農民進行剝削了。
這些舉措事實上也有助于實現農業土地規模化經營,優化農業勞動力空間分配,促進農業經濟增長,而這是在拉潘帕省實踐成功的經驗,拉潘帕省的規模化農場讓拉潘帕省成為阿根廷最重要的農業大省之一,僅次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科爾多瓦省和圣菲省。
多項舉措下,阿根廷農村經濟也越來越活躍了,他們種植糧食積極性提高了很多,本身很多阿根廷農民就是被迫離開土地前往城市的,對土地的執念短時間是無法改變的。
對一個擁有大國雄心的國家來說,保障糧食安全,農業的基礎性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農業的重要性只在工業化之后,工業化則是促進農業發展的不二法寶,工業強則經濟強。
培育良種,建設良田沃土,推進農業機械化,大規模使用化肥,大規模墾荒,每個城鎮建立農業研究所,每個省建立至少一所農學院,都是農業部出臺的新法案。
今年農業部門和農村改革穩步推進,內閣總理圣赫塞發起多個重大農業倡議,作出多個決策,表示阿根廷將動用11億美金財政預算,在全國建立3000萬噸倉儲設施以及各種基礎設施,稱阿根廷若想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農業體系是必要組成部分。
據新阿根廷日報報道,科恩內閣計劃在未來5年里建立5萬個農業合作社,這將對推進阿根廷農業發展有重要意義。
合作社是增強阿根廷農民抵御自然災害成立的生產互助組織,分散脆弱的農業個體經濟不能滿足工業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也很容易被大農場擊敗和購買,導致破產,喪失土地到達城市,變成底層貧民。
現在還不是大規模讓農民涌入城市的時候,至少不能讓城市化速度過快,否則城市化將變成最好的避孕藥,而農村的生育率和人口規模必須保持,甚至要動員更多人去農村工作。
新移民大多在城市,他們對土地的渴求不高,只要好的發展機會和工作,農民離開土地,則是一場危機。
農業部還計劃10年內設立800個農業村鎮信用社、倉庫及其他農業基礎設施,而新出臺的金融法案,讓阿根廷每個鎮都可以申請設立信用社,信用社就是銀行的初級版本,可以很好的幫助農業合作社提高抗風險能力。
阿根廷農業合作社成為圣赫塞推動工業計劃經濟的重要工作,不僅可以為工業原料,還可以部分資金,而且可以很好的維持住生育率,為了這個生育率,阿根廷至少10年內需要保持一個足夠規模的農村人口。
農業合作社在未來將會在阿根廷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阿根廷農業改革的重要部分。
在農業部的動員大會上,圣赫塞談到了他在拉潘帕省工作的7年里對農業發展扶持的舉措,包括成立了專門的農業合作社部門,用于推進拉潘帕省的農業發展。
拉潘帕省本土人口不多,基本都是新移民,通過幾次大的打擊犯罪和大規模收購土地,成立國營農場和農業公司,發展大規模農業和機械化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