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需要自救,遠離新航路是事實,從沒有說只有舊大陸才會存在機會,既然遠離世界中心,那阿根廷就做自己的中心。
對教育的改革也在進行,理工科的側重更強了,教師的權威樹立起來,阿根廷有了東亞化的趨勢,要把這樣一群天性樂觀和自由的阿根廷人組織起來并不容易。
布蘭卡市能創造發展奇跡,依靠的不是阿根廷本身的力量,而是大量的新移民,他們更具備服從性,而且擁有一定的教育水準,現在阿根廷要崛起。
對教育的改造是不可避免的,人文性的內容被大量去除,對數學和理工科的重視性提高了。
去歐洲交流學習,也是為了擴充這批年輕部長的國際視野,了解與歐洲先進的差距,這些人在擔任拉潘帕省崗位的時候大多有考察歐洲的經驗,但因為本身地位不高,說話分量不夠,別人也不正眼瞧你。
現在地位夠了,也鍛煉了一段時間,是時候放一批人組成國家級考察團去歐洲發揮一下了。
歐洲也需要一個擁有3000萬人的市場,他們的資金已經要溢出了,作為移民國家的阿根廷,部長們的背景都有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甚至聯邦德國血統。
譚克博士正式獲得阿根廷國籍,并娶到了一名阿根廷妻子,成功當選阿根廷國家工程院院士,成為阿根廷地位最高的德裔之一。
科恩內閣徹底完成了一系列的世俗化改革,阿根廷教會徹底退出文官勢力,影響力衰退到民間,而土地改革的推進,讓教會在農村的影響力也降低到了歷史低點。
時間到了3月份,進行了9個月的農業土地改革已經接近了尾聲。
就連圣赫塞本人也不得不承認,“這次土地改革的成功表明,上帝站在了阿根廷人這邊,阿根廷農民表現出來的熱情讓我感到震驚,如果上帝站在了阿根廷人的對立面,那么我寧愿去阻止上帝。”
圣赫塞這次偶然車大炮的言論被手下人宣傳出去,甚至讓教宗的人認為他是友好的,卻沒想到他就是阿根廷教會大衰退的最大幕后黑手,阿根廷人是越來越喜歡這名新內閣總理大臣了。
讓圣赫塞非常錯愕,麥克阿瑟在美利堅活的好好的,好在這句話并沒有流傳很久,就被別的新聞取代了。
科恩內閣推動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能在工業化的大動蕩期間維持政局穩定。
圣赫塞目前威望很大,但是工人們其實并不怎么歡迎這個削減福利的人,所以他需要這個國家人口最多的階層的支持。
圣赫塞的觀點是,土地所有權的廣泛分布是確保社會穩定,讓工業化進程順利實施的必需條件,也是獲得大部分阿根廷人支持的重要條件。
他不希望阿根廷成為獨裁者的樂園,這與他的性格不符合,也不利于這個國家的發展,成為南朝鮮這樣的國家是沒有未來的,太過于陰暗恐怖。
他始終相信,堂堂正正的陽謀能擊碎一切陰謀,新華夏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
要成為真正的大國,有影響力的大國,需要有健康的國民,正當手段獲取財富,勤勞致富始終應該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