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廠,火力發電廠的環保技術也在改進,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才得到一定緩解。
布蘭卡市產業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在民間被冠以“阿根廷小霧都”稱號。
布蘭卡市發展初期就有意把化工,冶金等產業安排在城區之外的波斯卡區,梅達諾斯區,阿爾塔區等遠離東西城區的地方,但現在這些郊區也因為城市發展變成了城區。
阿根廷的產業升級啟動后,布蘭卡市利用財政收入,開始扶持發展汽車,航空航天,電子電器,計算機,通訊技術,醫療,裝備制造業等高附加值,污染小的產業,正在加快補上產業短板。
布蘭卡市的人口增長和后世的墨西哥城,孟買、加爾各答、卡拉奇、拉各斯、馬尼拉、里約熱內盧類似,城市化進程超過了工業化進程。
科恩內閣開始采取措施,限制小城市過度發展,特別是一些產業不足的城市,新廣域市的城市發展考核不再把城區人口,城區面積列為考核目標,而是以工業產值為主要核心,如果是農業市,就以農業產值為考核目標,縮減農村與城市的差距。
阿根廷農村可以提供龐大的就業崗位,這兩年農村發展改變很大,比起城市里的血汗工廠要好的多,這讓農村人口繼續回流。
這些人口數據已經是布蘭卡市在趕人的基礎上的數據,否則布蘭卡市還能再塞進兩百萬人,畢竟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
新移民不可能被趕到鄉下,除非是自己愿意去,否則他們都跑到美利堅等其他國家去了,阿根廷城市人口仍然在大量增加。
比起東京都會區的1950萬,紐約都會區的1490萬,大阪都會區的1250萬,倫敦都會區的810萬,布蘭卡市已經能排第五,和倫敦人口數量差不多,超過了巴黎都會區的775萬,洛杉磯都會區的720萬。
相比之下,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總人口達到770萬,比起歐洲巴黎也相差不多,而且人口數量還在快速增加。
新移民以巴拉圭裔,玻利維亞裔,烏拉圭裔年輕人為主,阿根廷短暫的雙城記時代可能要宣布完結,兩大城市總人口已經接近阿根廷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這些城市基本上都是大都會區,比起廣域市的布蘭卡市還是差點。
巴西的雙子城圣保羅都會區和里約熱內盧都會區因為戰爭,人口減少超過300萬,貧民窟直接被火炮洗禮,大量的人口逃到農村或者出國,世界排名和影響力急劇下跌。
盡管人口越來越多,居住環境卻仍然是老樣子,很多人評價這里只適合賺錢,并不適合長久居住,是沒有底蘊,人文的城市,冰冷的城市。
“布蘭卡市不適合定居它只歡迎有活力的年輕人,當你在這里賺到足夠的錢后,就可以回家鄉了。”
“布蘭卡市賺的錢都在布蘭卡市花,一比索都別想帶回家,努力打工還不如回農村鄉下。”
布蘭卡市擁有阿根廷最大的租賃市場,房地產市場相當薄弱,除了市政廳傳統的打擊外,城市環境也因為工業化變得惡化。
布蘭卡灣從不毛之地成為阿根廷第二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坐擁1000多公里海岸線,擁有豐富的航運、漁業和旅游資源,也居住了阿根廷數量最多的新移民。
阿根廷集中財政、貨幣與金融資源投入到工業化中,讓布蘭卡灣沿海四大城市的工廠承接了大量的貨幣紅利,成為阿根廷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