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他們要鎮壓國內的各種起義和抗議活動,另一方面還要應對奧格蘭的威脅,以及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
這種局面使得巴西軍政府不得不尋求更為靈活的應對策略。
巴西和奧格蘭的軍隊人數看起來多,打起仗來卻并不怎么樣,特別是巴西的核心師莫名其妙被干掉后,戰爭水準已經比一戰還低了,比起后世美利堅打治安戰的水平差不多。
奧格蘭維持60萬軍隊的原因是保持住經濟,不讓那么多年輕人失業,圣保羅是奧格蘭最大的工業中心,結果軍事工業沒發展起來,普通工業,輕工業干的一團糟,南美洲最大工業中心早就易主為布蘭卡市,第二名則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圣保羅已經降到了第三名,里約熱內盧降到第四名。
巴西正在經歷歷史上最嚴重的旱情,巴西利亞出現了連續164天沒有降水的情況,巴西糧食告急,大量的農民逃離巴西,導致肥沃的土地無人耕種,旱情導致300萬英畝耕地絕收,1000萬英畝耕地受到影響。
奧格蘭獨立讓巴西損失了一半左右的糧食主產區,巴西農業遭受重創。
戰爭導致了巴西糧食危機,奧格蘭共和國也是如此,兩國不得不從阿根廷進口數百萬噸的糧食。
阿根廷糧食大豐收,對巴西進行了糧食援助,同時吸收人口。
奧格蘭始終沒能拿下里約熱內盧,巴西政府軍也不可能讓奧格蘭繼續前進了,軍政府掌權下,巴西軍事水平有所恢復。
拿下圣保羅州成為奧格蘭獨立的重要轉折點,這個巴西第一大州擁有1500多萬人口,占據奧格蘭共和國的一半,雖然遠沒有后世那么強大。
原先的圣保羅州擁有2000多萬人口,工業發展占據原巴西的四成,還有三成工業在里約熱內盧,工業部門齊全,以鋼鐵、汽車、化學、機器設備為主,并有紡織、食品、造紙、水泥、煉油等工業。
咖啡、棉花、甘蔗、柑橘、檸檬產量均居巴西之冠,畜牧業發達,鐵路、公路和發達。
現在因為戰爭和清洗,圣保羅有的北逃,有的南逃,人口損失比較嚴重。
有越來越多的消息稱,奧格蘭獨立公投是一次欺詐性的公投,這個國家本身不合法。
為了穩固權力,奧格蘭政府不得不進行一系列的政治和經濟改革。
他們試圖通過改革來消除新生國家的不滿和動蕩,但改革的過程中也充滿了沖突。
一些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對改革持反對態度,他們利用手中的資源和影響力來阻撓改革的進行。
而一些激進派民眾則對改革進展緩慢表示不滿,他們要求更加徹底的變革,建立繁榮的奧格蘭。
土地改革是奧格蘭改革的重頭戲。塞夫羅政府通過立法手段,強制征收大地主的土地,重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這一舉措遭到了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強烈反對,甚至引發了多次起義和暴亂,但奧格蘭政府始終堅定不移地推進下去。
戰爭讓大批的奧克蘭中產淪為底層,他們怨言很大,民間反對力量也不少。
奧格蘭央行與阿根廷央行印鈔廠合作,為奧格蘭印刷鈔票,發行奧格蘭比索,與巴西貨幣進行一比一兌換,引起了金融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