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治理國家的人都知道,一個國家要強大,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核心,科恩內閣很好的承接了這個歷史責任,一個國家夠不夠強大,繁榮的經濟是根本。
整個阿根廷,壓力最大的還是科恩內閣,分潤了總統的權力,又要節衣縮食搞工業化,還真比不上在省一級里亂殺,內閣里有意愿搞大事的部長就去窮一點的省,容易出成績,心累了的就去富裕的省如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拉潘帕省養老,收拾心情。
在國營體系之外,能夠獲得大型國營銀行貸款的一批優秀工業集團也發展起來,如曾經最大的貿易公司之一,馬丁內斯公司,已經從輕工業工廠,到石油化工轉變,在布蘭卡銀行的幫助下,吞并了最大的外資石油公司之一,被南方石油打的瀕臨破產的加利福尼亞石油公司,一躍成為阿根廷重要的化工集團。
漢斯鋼鐵回購了所有科恩財團的股權,由漢斯家族全面控制,并進軍特種鋼鐵,汽車鋼鐵行業,年產量也首次達到600萬噸,利潤幅度提高,并在巴西奧格蘭戰爭中獲益。
總統連任,科恩內閣也迎來一波大換血,能者上,不能者下,哪怕是圣赫塞的心腹,能力不行也要退下來。
阿根廷需要強大的內部競爭,需要更優秀的文官,工作能力更出色的文官。
這便是有人才在手的好處,技術壁壘是要靠天才才能打破的,不僅僅是國家治理上需要人才,各高端技術行業也需要大量的領軍級人才。
圣赫塞自認為謀略智商不低,也有遠超時代的歷史知識,可很多時候,團隊智慧才能把很多錯漏的細節補全。
在新一屆內閣部長和高官級擴大會議上,圣赫塞多次發言強調,
「歷史不會再給阿根廷機會了,我希望各省能夠在四五計劃中掃清所有困難和阻礙,把我們國家的工業發展成為可以和英國法國歐洲大國一樣,建立更完整的工業體系」
「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基本完成,各省都擁有自己的發展機會。」
「從西北的薩爾塔,到南邊的火地島,從安第斯山脈到大西洋,從南方的海岸到北極的邊疆,到處是我們的森林與田野,我們阿根廷一定會越來越強大!」
更加完善的四五計劃,規模更加龐大,資金更加充沛,外部環境更好,人口勞動力充足。
唯一的改革深水區在于財政改革,建立強大的骨架,特別是各省的稅制改革,就顯得極為重要。
阿根廷的財政收入,特別是四省一市的財政收入連續增長,其他窮省如查科省則需要進行財政補貼。
地方各省的經濟發展積極性都大為增加,其中二巨頭中的拉潘帕省則也能有充足的財政收入發展基礎設施,也可以更大規模的引進消化研究先進技術,提高工業化水平,與英法德等國交好,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通過交好西班牙,意大利等傳統工業強國,招商引資,建立外資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很快。
一批新生代的阿根廷打工人出現,新成立的公司也越來越多,稅源也迅速擴大,比起老一代吃苦的年輕人,這批人成長于二戰末期和必隆時代,更加激進,也更有活力,沒有經歷過后世的軍事黑暗和游擊戰爭時代,普遍更具備創造力,是對社會競爭力的有力補充。
新移民的數量也非常驚人,新一代的年輕人普遍學歷更高,視圣赫塞為偶像,受輿論左右,但行動力更強,而在第一次科恩內閣上臺后,招募了近20萬的新兵,現在大多數退伍,這批人普遍更愛國,也通過當兵獲得更好的工作,成為思想傳播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