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法語,德語,俄羅斯語,葡萄牙語,漢語,意大利語等語種只有大學才能進行學習,在中學允許出現學習社,外國語學校允許在西班牙語之外開辦語言課,但不得超過主科目的一半學習時間。
在教育系統的加持下,阿根廷民族融合越來越順利,統一的身份卡沒有任何關于民族的信息,唯一的遺憾就是,很多阿根廷人有歧視玻利維亞人的習慣,說你窮的像玻利維亞來的,就和以前布宜諾斯艾利斯歧視鄉下人一樣。
玻利維亞本國倒是沒有太多波動,自從軍隊弱化后,大量士兵轉業為警察,維持治安,玻利維亞人也比較少搞事情,作為高原民族,也都是比較溫和的。
圣赫塞更是直接宣稱自己擁有玻利維亞印第安血統,祖上來自于玻利維亞,是印加帝國流傳下來的,玻利維亞的喬洛人和阿根廷境內的高喬人本就是一樣的。
最新的阿根廷文官考試法案公布,玻利維亞人具備阿根廷文官考試資格,也就是說玻利維亞人不需要更換國籍,也不再是黑戶,可以自由出入阿根廷。
阿根廷對玻利維亞進行了不少經濟援助,由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援建的波托西工業大學,科爾多大學援建的蘇克雷礦業大學,拉普拉塔大學援建的圣克魯斯鋼鐵學院,布蘭卡大學援建的塔里哈農業大學,奧蘭大學援建的奧魯羅農學院,系統性的提高了阿根廷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玻利維亞教育系統開始引進阿根廷的教材。
玻利維亞的農業和礦業發展非常快,糧食需求已經能滿足國內一半以上,隨著大量的面粉類作物被鏟除,高原畜牧業也發展起來了。
圣赫塞在就任總理大臣之前,弗朗迪西親自給圣赫塞授銜,正式晉升為五星上將,當了不到7天就主動退出現役,是阿根廷最短的上將,也稱為七日上將。
而在此之前圣赫塞早已在10年前就辦理了停薪留職,他曾是科爾多瓦國防軍的參謀,準尉軍銜。
嚴格意義上來說,圣赫塞甚至還存在軍籍,因為當初國防部軍事改革的混亂,從城衛軍改的時候,圣赫塞搞了停薪留職,并沒有從參謀部退出現役,后來也沒有正式退伍。
他在主政拉潘帕省期間并沒有軍銜,卻能領導拉潘帕防務軍,就是拉潘帕軍事委員會的功勞。
當時圣赫塞組建內閣之前,發生了不少事情。
為了讓防務軍具備合法性,而不是謀反,圣赫塞直接從科爾多瓦國防軍續上了準尉軍銜,與其他軍官一樣,由弗朗迪西總統進行授銜,從準尉,一天一升,直接升到上將,然后以上將退役,修改憲法,將國防軍進行更名,拉潘帕防務軍繼承了國防軍,并非直接取代了國防軍。
這也算是緩和了原先國防軍的關系,后來不少原來的國防軍士兵直接換裝成防務軍,減少了清算范圍,圣赫塞山臺后,基本沒有清算多少軍隊,甚至沒有幾個人上軍事法庭,多數舊國防部成員退出現役,除非有查明嚴重問題的,也是交給法院審理。
其實也不怪這些人打仗失敗,因為選了一個最難的路,就像圣赫塞為了抓捕手下亂搞的防務軍,可以安排開會的時候直接抓起來,哪怕手下再強也能接管軍隊。
而當時國防軍昏了頭,非要搞軍事斗爭,雖然圣赫塞當時已經有革命的心思,但卻缺乏好的名義,如果安排圣赫塞去布宜諾斯艾利斯開個會,抓起來,估計拉潘帕防務軍再強大也會被攻破。
軍隊歷來是保守派的大本營,阿根廷軍隊的鴿派其實是最多的,鷹派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與圣赫塞本質上沒有核心的沖突,所以大部分退役國防部軍官基本都有安排去處,甚至給家人安排工作,只要不是犯下嚴重罪行,基本都被特赦了。
加上軍隊士兵轉業介紹工作,以及發放退伍金,這些措施很快減輕了阿根廷軍隊的矛盾和不滿,也讓阿根廷內戰順利落地,大部分技術人員直接換裝,成為軍隊研究所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