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還向日本出口工業原料,換取精密機床,并在新臺北和東京成立影子皮包公司,截流美利堅的半導體技術學院,并與荷蘭飛利浦集團合作成立布宜諾斯艾利斯晶體管廠,布蘭卡市幾家電子公司先后與美利堅仙童半導體,ibm,德州儀器建立合作,成立了阿根廷微電子研究所,尤尼金半導體,馬赫拉半導體公司。
1964年3月,阿根廷啟動對新移民的軍事鎮壓與邊境封鎖,并執行“南十字星行動”,調集5個機械化步兵師包圍科連特斯省叛亂區,切斷巴西移民武裝的燃油與食品供應通道,經過多日激戰,巴西愛國解放陣線投降并徹底覆滅。
1月“自由巴西陣線”占領查科省的3個邊境城鎮,4月份被北方戰區軍隊殲滅,6月份基本完成掃尾工作。
隨著兩個主要的巴西武裝軍官團的覆滅,阿根廷北部的移民沖突事件降至1960年水平。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警察廳銷毀移民原國籍教材和宗教典籍,全國范圍內已完成173噸紙質材料焚毀,其中關閉布宜諾斯艾利斯所有非基督教堂,目前已關閉23座阿拉伯寺、11座印度神廟,實施信仰歸化考試,通過者方可獲得公民權,試題包含圣母像辨識、阿根廷國教史,持續5次不能通過的人員,將無法獲得國籍并驅逐出境,侵略性不強的非本土教會獲得特批建立一些寺廟。
印度移民的牛崇拜習俗與阿根廷牛肉出口經濟產生價值觀對立,也是圣赫塞放棄印度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阿根廷印度裔早就放棄了牛崇拜,二代印度裔基本上可以融入阿根廷生活。
為了緩解新移民和治安壓力,在犯罪嚴重的地區,將重啟宵禁政策,每日22:00-6:00禁止5人以上集會,違反者可直接逮捕,嚴重的驅逐出境,依據《反國家分裂法第14號緊急令》進行處理。
阿根廷文化部在全國范圍內強制關閉了一批阿拉伯寺和印度神廟,改造成餐館,并為這些組織發放5000?1萬美金不等的補償,由阿根廷本土教會牽頭設立跨信仰對話機制,教會沖突事件減少。
好在很多時候,阿根廷的新移民們大多數是溫和派,改換門頭也是很正常的,而且很多是來自于北非基督教會的,印度裔移民盡管數量龐大,卻來自各種族群,而信仰溫和派佛教的人群也是占比很高。
所以阿拉伯寺廟和印度神廟事件很快被杜絕,狂信徒們大多被驅逐出境。
在移民數量多的地區,教育部投資新建200所阿根廷化學校,總預算達到8000萬美金,強制移民子女入學,新移民西語普及率可提高到八成以上,要求移民二代強制學習西班牙語并參加國家歷史考試。
巴西移民在羅薩里奧市,拉普拉塔市市形成葡語幫派,控制走私線路武器和面粉品,治安問題越發嚴峻。
據調查部門統計,阿根廷每增加10萬貧困移民,暴力犯罪率上升5%左右。
阿根廷國會經過討論,最終通過立法規定新移民的單一族群在城市人口中占比必須小于一成半,農村三成,很多村鎮被迫開始重新打散。
教育部在國營大學設立阿根廷精神改造學院,培養同化政策執行者。
內閣計劃強制征召18-45歲男性移民進入阿根廷南方建設兵團,參與巴塔哥尼亞公路和基礎設施修建,1965年前計劃吸納80萬人就業,大量巴西移民已經被迫分散全國各地。
阿根廷移民部門出臺了優質移民吸納工程,對于歐洲技術移民,提供5年免稅期加土地優先購買權,吸引了大量意大利和西班牙過剩勞動力。
以前布蘭卡市這些大城市有一整套的機制容納新移民,現在涌入的新移民也可以通過組合拳打散,而且阿根廷引進的新移民除了,科恩內閣昏了頭引進的孟加拉和印度裔移民,目前也已經適應了阿根廷,畢竟大多數新移民還是溫和派,能夠接受改造。
科恩內閣啟動“西部公共工程計劃”,吸納100萬新移民勞動力,工資可以的達到布蘭卡市平均工資8成左右,而且包吃包住,基本解決新移民的就業問題,甚至引發本土阿根廷人抗議,不得不再增加50萬工人份額,并擴大北方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高速公路,鐵路重載化改造,火電站建設,礦區建設等。
全阿根廷將在主要城鎮新建設200所婦幼保健院,免費提供產檢與疫苗,為新生兒和孕婦提供保護,這個計劃將大大刺激阿根廷生育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