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鐵路標準統一是和鐵路改造提升同步進行的,包括鐵路網維修升級,特別是寬軌變標準軌的改造,只要枕木的質量沒有太多問題,拆除寬軌區段道釘,工人分組同步推移鋼軌,采用分段內移和動態調軌技術,采用德國克虜伯專利,做好校準工作,基本上兩三天就能完成軌道改造。
國家鐵路公司接收葡萄牙撤離安哥拉的鐵路測繪團隊,加速標準軌改造工程。
阿根廷電子工業集團收容西班牙佛朗哥迫害的加泰羅尼亞工程師,開發了阿根廷本土的工業控制系統。
阿根廷學習美利堅南方鐵路的鐵路軌距改造工程,更多的是在做準備工作,以及備線建設,而且阿根廷國內不少鐵路軌道需要替換升級,很多鐵路在必隆時代就超出了使用年限。
鐵軌內移只是其中最簡單的一個項目,配套設施建設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很多鐵路的鋼軌已經壽命終結,到了不得不更換的時間。
對必隆時代遺留的1.2萬公里老化鐵路,采用分段報廢重建模式,優先改造貨運干線。
最麻煩的是火車頭,以及各種車廂的采購,國際購買價格太貴,而且不利于本土工業發展,最終需要換掉全國5000個蒸汽火車頭為內燃機,只能逐步推進。
畢竟國際進口一個火車頭就是20萬美金一個,而如果引進生產技術并國產化,單個火車頭的價格成本可以壓縮到6萬美金甚至更低,而且還能從無到有打造一套內燃機研發生產體系,對工業的發展大有好處,前期投入也不用國家鐵路公司全部出,新科恩重工就投了不少錢。
為了管理越來越多的工程師,特別是外籍工程師,阿根廷成立國家鐵路工程院,建立完整的鐵路工程師發展體系。
鐵路工程院同時配合教育部管理全阿根廷范圍的鐵路大學、及職業技術學院,技術學校。
阿根廷先后成立了阿根廷鐵道學院,布蘭卡鐵道大學專科學校,門多薩鐵道大學專科學校,圣菲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圣赫塞鐵路大學專科學校5所大學。
布蘭卡市,拉普拉塔市,圣馬丁市等城市投資建立了16所鐵路職業學校,這些學校都在教育部300所職業技術學校計劃內,目前已經開始大量培養技術人員。
過去四五年時間,阿根廷本土培養了3萬多名焊軌技師和信號工程師,對鐵路發展意義重大,移民技工占比持續下降,加上引進的新移民鐵路工程師2.2萬名,基本滿足阿根廷鐵路改造工程需要。
阿根廷鐵路改造提升工程中,大量使用了新技術,而且配套廠商都是本土競爭,有力的促進了工業的發展。
在配套工業的保證下,阿根廷寬軌生產變為標準軌每公里建設僅需要2萬美金不到,極致的成本控制,加上國產化,復線建設,完成全國鐵路改造,總花費大概6.8億美金,鐵路網絡改造完善帶來的收益超過40億美金,阿根廷鋼鐵工業可以持續發展。
傳統橡木軌枕壽命僅8-12年,而混凝土軌枕可達50年,每公里節省優質木材32立方米,鐵路改造工程促進了水泥工業,鋼鐵工業的發展,幾個大型鋼鐵公司都紛紛研究更便宜更耐用的鋼材。
同步主力貨運路線改造,更換預應力混凝土枕木和重型鋼軌,提升鐵路承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