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斯市目前是門多薩省的第二大城市,人口多,增長也很快。
圣胡安省和拉里奧哈省合并后,選了兩省交界的阿特雷斯市作為新省會。
科恩內閣選派一名可靠的高官和文官團隊在此處,新省府和兩大舊省府組成了經濟三角,通過庫約高原的公路鐵路建立連接,交通也十分方便。
合并省份強化內閣對省市的直接管控,作為面積較大但人口稀少的省份,如卡塔馬卡省,圣路易斯省單獨設省不利于資源集中調配。
老牌強省的轄區得到拓展,增強了他們的綜合實力,胡胡伊省工業基礎薄弱,并入薩爾塔省后,可以共享后者的工業資源,奧蘭市的石化,鋼鐵、薩爾塔市的機械制造等,促進地區的經濟的整合。
阿特雷斯市的建設也比較快,又合并了原圣胡安省的馬拉耶斯市,發展主體往西移動,在哈查爾河上游谷地綠洲設立新市區,面積擴大到2.26萬平方公里。
哈查爾河發源于安第斯山脈,流域面積34232平方公里,是阿特雷斯市的主要水源。
阿特雷斯市的氣候和門多薩市差不多,甚至要好一些,每年的降水量能達到500毫米,氣候條件也比較溫和,整體人口已經增長到13萬人。
新的主城區馬拉耶斯區處于安第斯山脈東麓的肥沃山谷地區。
這里比不上門多薩市的主要原因是這里位于庫約高原的南部地區,而且沒有修建鐵路,河谷上游也沒有像門多薩平原那么大的平坦地塊。
新省府規劃了通往東部地區的鐵路,補足交通短板。
相比于東部的激烈競爭,阿特雷斯市的發展吸引了很多厭倦競爭的人加入。
......
加爾拉拉村再往東150多公里,則是科爾多瓦省的莫特羅斯市。
莫特羅斯市靠著西邊奇基塔湖和杜爾塞河、普里梅羅河調節水量,氣候溫和,適宜農牧業發展,是高喬人的重要據點。
奇基塔湖面積2000平方公里,是個咸水湖泊,還是南美洲最大的鹽湖之一。
湖里的高濃度鹵水為鹽業加工提供了優質原料,為化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源。
莫特羅斯市西部是一片大濕地沼澤草原,土壤也不肥沃,不然也輪不到高喬人,唯一比較好的是氣候還算不錯,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修建了不少莊園牧場,是阿根廷富豪貴族們的度假圣地。
當然,高喬人原先占據的土地也不多,只占據其中十分之一左右,而且都是一些邊角地塊,好的牧場都被當地的地主勢力和牧場主壟斷。
現在依托奇基塔湖資源發展鹽業、漁業,加上內流河灌溉設施建設,德爾霍斯市東部的高喬人發展農牧業。
高喬人還成立了礦業合作社,對本地的礦產進行了開采。
經濟發展后,很多新移民因此遷移到德爾霍斯市和莫特羅斯市。
德爾霍斯市成了高喬人的龍興之地后,在資金的堆砌下,才慢慢富裕起來。
自從科爾多瓦出了個高喬總理大臣,打破了本土白人的壟斷神話。
科爾多瓦省也從反對者變成擁護者,特別是土地改革過后,曾經的反對者們清算破產,徹底沒了脾氣。
科爾多瓦省內80%的礦產資源尚未充分勘探,尤其安第斯成礦帶延伸區域潛力較大。
科爾多瓦省礦業以中小型礦山為主,雖不及北部鉀三角規模,但仍是阿根廷中部重要的礦產貿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