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推動《阿根廷首都功能法》立法固化三核區劃,列入阿根廷憲法,防止后續政策反復。
巴勒莫區,布城北部核心,是阿根廷的政治-文化核心。
巴勒莫區包含原來的雷科萊塔,貝爾格拉諾,努涅斯,圣特爾莫等北部18個街區和衛星鎮,面積166平方千米,人口110萬。
玫瑰宮,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聯邦選舉法院,聯邦文化委員會,國家禮賓宮,科隆大劇院,國家圖書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老校區等機構仍然在這里。
這里仍然保留現有高級官員住宅區,沿著解放者大道形成阿根廷的政治軸線。
各國大使館也主要分布在這里。
巴勒莫區的西側以將軍和平大道為分界線,與皮拉爾區、莫龍區相鄰。
南側沿著科爾多瓦大道到卡亞俄街,與圣尼古拉斯區接壤。
東側以拉普拉塔河岸線為自然邊界,與蒂格雷區隔河相望。
圣尼古拉斯區是布城的中部核心,也是阿根廷行政-軍事核心。
整合原先的蒙塞拉特等12個老城區和衛星鎮,轄區面積180平方千米,人口140萬,升級為阿根廷的行政-交通中心,市政廳也搬遷到科連特斯大道西段。
內閣總理大臣官邸在巴勒莫區與圣尼古拉斯區交界處,沿科連特斯大道布局行政部門,集中了阿根廷83個部委機構。
內閣辦公廳,內閣秘書處,阿根廷國家檢察院,國家情報總局,獵鷹情報局,聯邦警察總局,國家稅務總局,國家鐵路總局,國防部,阿根廷最高軍事委員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家戰略儲備局,還有其他重要機構也搬遷到了這里。
如果建交成功,新華夏將在這里修建一個大使館。
國防工業總局司的總部,基本都位于圣尼古拉斯區。
同時保留了五月廣場作為跨區聯合辦公區。
在博卡河岸新建了文官公寓和培訓中心。
圣尼古拉斯區的東側沿著阿萊姆大街到馬德羅港區,部分以科隆濱海大道為界。
南邊以卡塞羅斯大街為界,與博卡區相鄰。
馬德羅港區,布城東南部核心,建立臨港工業與國防安全樞紐,掌控了阿根廷的經濟命脈。
整合了原先的17個街區加衛星鎮,轄區面積170平方千米,人口110萬,是布城的臨港工業區,發展造船,航運,國際貿易,發展高端制造業等。
阿根廷央行、阿根廷金融監管局、布宜諾斯艾利斯證券交易所均位于方尖碑的周圍,形成了方尖碑金融圈。
警察部旗下的金融犯罪調查局,幾個大型國家銀行總部也位于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