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理工沒有入駐圣尼古拉斯大學園區,而是選擇獨立辦學,而是拉上市屬大學獨立發展一個新的大學園區。
阿根廷航空航天大學和阿根廷電力大學位于莫龍區。
還有其他阿根廷大學也開始分散在13個郊區,如一些軍事大學和軍事工業大學。
博卡區的主干道可以連接到布城的港口和城區,通過快速路直達。
這里的酒吧和夜市開始繁榮,充沛的電力讓黑暗中的犯罪都大量減少。
布城警察廳在博卡區設立了76個社區警務站,夜間警察巡邏人數也大幅度增加。
戰火也許可以摧毀建筑,但摧毀不了重生的意志,博卡區的重生證明了這一點。
為了管理如此龐大的人口,布宜諾斯艾利斯警察廳的人數也進行了幾次增加,在文官考試上大量招收警察人員。
警察廳建立了類似紐約市警察局一樣的警察系統。
阿根廷警察機構進行了五六次改革,徹底脫胎換骨。
目前阿根廷共有約19萬名專業警察人員和26萬名輔助警察,加上文官人員,這支準軍事部隊的規模已經超過了阿根廷軍隊。
輔助警察原來是預備役軍事力量組成,包括有民兵和愛國者聯盟民兵組織12萬人,重組后進入警察部序列,進行了全面的現代化改革。
這一項改革雖然很艱難,但勢在必行,科恩內閣堅持建立軍政分離,希望建成全球最專業、最高效的警察系統,保證國內的和平發展。
各地的警察人員進行了多次擴招,保證了秩序的穩定,同時不再大量招募退役軍官和士兵進入警察系統。
從警察部的設立以來,全阿根廷設置了17個省級警察廳,220多個市級警察廳,區縣一級的警察廳1500多個,大量的警察部門隨著行政區劃的變更而改變。
原先的阿根廷聯邦警察總局直接受陸軍總參謀部節制,名義上隸屬內政部,實際接受國家安全委員會指揮,后來警察部又改屬于安全部,但安全部仍受軍方勢力影響,改革并不徹底。
最后內閣才設立了獨立的警察部。
警察部成立后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設立了獨立的聯邦調查情報局afii,負責收集、分析和使用情報,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afii采用文職化招聘,需通過阿根廷國家警察大學培訓。
聯邦調查情報局對警察部負責,同時要與內政部和司法部進行溝通,對國會報備重大行動,情報局局長由警察部部長提名,總理大臣親自任命,屬于高級文官。
情報局的編制人數8000人左右,含文職分析員、外勤特工和技術人員,負責國內安全、犯罪調查、反恐。
與其他四大情報部門相比,聯邦情報調查局成立時間最晚,規模數量卻是最大的。
阿根廷國家情局是原國家情報處與阿根廷潘帕斯調查局進行了合并改組而成的全新情報機構,也是阿根廷最高情報機構。
國家情報局對總理大臣辦公室負責,不再對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也不再受軍方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