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每年吸納大量新增勞動力,是阿根廷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渠道。
建筑業、礦業、非正規就業提供300萬左右的就業,大規模投資基礎設施,讓這部分雇傭的就業人口激增,包括路邊小販等。
阿根廷住房建設廳計劃2年內在10個主要城市新建120萬套住宅和公寓,保證中小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貧民窟改造。
從去年兩大城市的110萬套超級建設工程完工后,目前工人公寓建設逐漸轉移到其他城市。
巔峰時期布蘭卡的工地上擁有50萬名建筑工人,大量的建設項目集中竣工,特別是一些長周期建設項目。
布城最多的時候也有40萬名建筑工人,目前大量的技術工人向中小城市遷移,臨時工轉入其他行業。
有的則進入水電站,高速公路等大型建設工程行業,特別是三大水電站建設項目。
50座中大型發電廠,以及新的電網改造計劃,特別是中大型水電站建設,總建設資金超過50億美金。
可以吸納超過40萬名工人。
........
1964年北巴西人口高速增長,總人口已經恢復到5300多萬,重新占據南馬托格羅索州北部,加上圣保羅州的一些北部邊境,國土面積752平方千米,劃分為22個州和1個聯邦區。
隨著巴奧兩國簽署《全面和平協定》,北巴西慢慢進入和平建設期間,經濟發展開始恢復。
最近10年北巴西移民阿根廷人口在200萬。
在美利堅的支持下,1964年巴西經濟規模達到158億美金,整體恢復穩定。
而且人口還在加速增長,內戰死的人其實不多,而且阿根廷不怎么引進北巴西的黑人混血移民。
主要失血的是奧格蘭的白人,所以是雙輸。
以巴西的人口增速,重新追趕阿根廷并不成問題,況且北巴西的國土面積仍然足夠大。
按巴西內閣規劃,到1970年,巴西人口將增長到6500萬左右,到1975年則可以增長到8000萬左右,和分裂前的巴西差不多。
推行和阿根廷一樣的人口政策,巴西版光榮母親計劃實施,一些地方甚至出現生育合作社,幾個家庭組成合作社共同撫養子女。
國家補貼住房和糧食,集體撫養新生兒,部分村莊直接進入原始社會模式。
亞馬遜和巴西高原開發計劃也加快,糧食產量已經恢復到正常人口需求。
主教會和福音派聯合推行生育即愛國運動,單身稅正式推行,造成結婚率和生育率暴漲,彌補了分裂后的人口損失。
南部的奧格蘭共和國,巴拉圭,烏拉圭,甚至玻利維亞也被迫加入這場人口戰爭。
奧格蘭推出人口復興計劃,烏拉圭國家分配配偶計劃,25歲沒結婚的人就進行強制配對,巴拉圭征兵制綁定生育,玻利維亞土著生育補貼。
其中玻利維亞的生育補貼計劃是推動玻利維亞分裂,東部南部省份要求并入阿根廷的一部分計劃,每多生1個小孩就獎勵1公頃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