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科恩內閣控制了10大國營銀行,算上阿根廷郵政儲蓄,一共11家大型銀行,除了郵政儲蓄銀行未加入,其他10大銀行通過信貸投放、跨境結算等方式支持《巴拉那河煤鋼共同體條約》項目。
五國試圖效仿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模式,通過聯合調控戰略產業減少外部依賴,特別是巴西和美利堅的依賴。
阿根廷將建立起對抗巴西-美利堅主導的經濟體系,影響力增加,而且獲得更大的市場,與玻利維亞的經濟聯系加深了,減少對巴西鐵礦的依賴。
電力的合作也是煤鋼共同體的發展重點,其中最重要的是四個大型發電項目,主要涉及巴拉那河流域的開發和烏拉圭河流域開發。
阿根廷和巴拉圭的官方合作是從亞西雷塔水電站項目的合作開始的,這個阿根廷最大的單體水電站的二期發電項目在三年內徹底完工,總投資達到了11億美金。
裝機容量從一期的75萬千瓦增長到400萬千瓦,年發電量將從50億千瓦時增長到210億千瓦時。
巴西解體后,來自巴西的壓力減少了,前面有巴拉圭扛著。
烏拉圭希望強化與阿根廷經濟聯系,平衡巴西影響,特別是加強與雷里奧斯省的經濟合作。
兩國合作的薩爾托格蘭德水電項目,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年發電量80億千瓦時,總投資6億美金。
第一大水電建設項目伊瓜是蘇水電站項目,奧格蘭和阿根廷共同開發,總投資規模12億美金,這個是伊泰普水電站的前期論證工程。
伊瓜蘇項目建設在伊泰普水電項目的上游,建設難度要高于亞西雷塔水電站項目,類似于新華夏的葛洲壩和三峽工程,建設完成后也可以減少主壩風險,是巴拉那河梯級開發的一部分。
伊瓜蘇水電站項目最終定名烏拉圭河試驗電站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320萬千瓦,完全建設成后年發電量可以達到180億千瓦時。
三個項目都屬于超大型混凝土重力壩,涉及到跨國河流資源分配機制建設,進行梯級開發。
電力邊境合作項目都是為了阿根廷奧格蘭巴拉圭三國合作的超級項目,伊泰普水電項目進行實驗性論證。
巴拉圭斯特羅斯納軍事政權一直在尋求國際合法性,巴西解體后,巴拉圭壓力減輕。
這次條約簽訂,可以拉來阿根廷投資,與奧格蘭,阿根廷兩國一起修建伊泰普超級水電站,投資規模也比亞西雷塔水電站增加四倍多。
伊泰普水電站項目總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預計總投資規模達到100億美金,一個水電站就能達到全阿根廷100個大中型水電站的建設資金,目前以阿根廷的國家實力還負擔不了。
但就阿根廷電力公司估計,修建伊泰普水電站超過了阿根廷的國力范圍,資金缺口巨大。
而且目前阿根廷暫時沒有建設這樣的超級工程的能力。
預計5年后才有機會立項,那時候阿根廷經濟規模預計達到1100億美金左右,正式建設至少要等到10年后,1975年才能正式立項,那時候阿根廷經濟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金,技術和工程建設能力更加成熟。
奧格蘭國內的工業家希望促進工業發展,建立取代巴西的新市場,融入南錐體區域經濟體系。
玻利維亞帕斯總統府希望突破內陸國資源出口瓶頸,同時與巴拉圭建立和解,并以資源合作換取阿根廷庇護,安撫國內礦工工會抗議,吸引更多玻利維亞工人回家發展。
帕斯還提出保護瓜拉尼人等原住民的土地權利,避免資源開發引發沖突。
聯邦德國和法國分別派出秘密總統代表指導煤鋼共同體的成立,并在未來宣布歐洲煤鋼共同體將加強與巴盟的合作。
兩國意圖擴大歐洲在南美的產業標準話語權,得到了阿根廷的歡迎,希望借助歐洲資本和技術升級本國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