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多瓦市19世紀因鐵路建設和普里梅羅河大型水電站的建立,才推動城市工業化進程,
科恩內閣重視農業,發展農業。
今年10月,科恩內閣正式成立庫約農業發展委員會,統籌四省的水利設施,發電站建設。
實現門多薩、圣胡安等四省水利電力設施標準化建設,計劃將灌溉面積擴大至潘帕斯草原外圍區。
同時設立科羅拉多河—內格羅河流域管理委員會,統一調派中上游水資源,蓄水,發電,統籌水資源,由內閣部門負責,各省不能直接干涉水資源調配工作。
像這種的流域管理機構,在阿根廷北方越來越多,如建設中的伊泰普水電站,一期建設投資20億美金,分5年分撥到位,已經開始進行論證施工。
1965年,阿根廷在電力建設投資預算超過20億美金,帶動民間投資30億美金,內閣預算幾乎相當于財政支出預算四分之一。
全阿根廷的水電站,火電站建設審批劃歸電力部,電網公司進行整合。并網,核電站仍然屬于獨立運營階段。
身為阿根廷的主政者,圣赫塞著實希望阿根廷能日益強大起來,不再屈辱下去。
要成為強國,需要大量的資源,財政上只進行節流肯定不行,開源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阿根廷本土工業在極限的邊緣進行了瘋狂的擴張,全面進入國家主導工業化時代。
1965年阿根廷經濟繼續快速發展,一大批工業設施建設完成。
科恩內閣調集資源優先發展了對工業化起到關鍵支撐作用的重工業和基礎工業,通過投資電力、鋼鐵、采礦、機械、石化、化肥等部門,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
科恩內閣和下屬各省建立國有控股公司控制戰略行業,建起了規模龐大的國有經濟,配合政治制度改革建立起一套強有力的社會和政治體系。
加大了對布市,拉潘帕省,布省,科爾多瓦省,圣菲省,雷里奧斯省等核心區的投資,初步建立了工業基礎,提高了關鍵工業品的自給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