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內閣提高阿根廷國力給出的方針和計劃便是多挖洞、多建設、多儲備、多研發,與北邊三國建立牢不可破的聯盟。
同時已經逐步形成一個龐大的主體民族,說西班牙語的阿根廷族,這也是圣赫塞一直在做的。
以西班牙裔和意大利裔為底子,融合拉美混血族裔,德裔,愛爾蘭裔,俄羅斯裔,東歐裔,甚至美利堅的底層族裔,加上亞裔,可以形成一個龐大的混血新族群。
根據1965年的阿根廷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阿根廷境內阿根廷族有5800多萬人,有大量的人群融入阿根廷族,習慣于以西班牙語作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
阿根廷人的思想也因此獲得極大的解放和革新。
煤鋼共同體成立后,五國的交流越來越密切,但溝通也有一定困難。
科恩內閣的教育部三年前就制定了阿根廷標準西班牙語,開始對阿根廷境內的語言進行全面統一,專門的機構負責制定西班牙語語法和發音的標準,制定一個更加普適性的班牙語詞典。
圣赫塞當年調侃說道:
“阿根廷不能沒有統一的新西班牙語,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新西班牙語吸收大量外來新詞匯,形成阿式西語,就如同美式英語一樣。
新西班牙語以布宜諾斯艾利斯方言為基礎,把全阿根廷方言詞匯,語法,進行融合匯編,形成統一標準的新西班牙語,在全國推行。
統一的民族國家成型后,阿根廷語言的發展一直很迅速,但對接巴拉圭和烏拉圭,玻利維亞,輸出語言標準是更加細致的工作,需要一種跨地區的書面語,四國的詞典匯編,將會形成一部啟蒙新詞典,形成了一種共同西班牙語。
新編的詞典是免費的,各國教育部可以自由印刷,不需要授權,甚至可以提供成品,阿根廷第一批就印刷了1500萬本,由內閣出資。
這些印刷精良,由語言專家耗時3年匯編的新詞典,不僅通俗易懂,而且非常容易入門。
定價1比索,非常容易就流通開了,迅速成為阿根廷義務教育的一部分。
低價和高性價比,更加經典通用,取代三國現在的詞典。
很快新學期開始后,這些詞典成為新生們人手一冊的新書,并迅速擴大到中學,而且在社會上流通開。
價格雖然比學校高一些,但仍然只需要5比索,而這本詞典的成本卻超過了20比索,哪怕是盜版,也需要10比索,民間印刷仍然屬于非法,但成本問題讓他們無利可圖,而且非常嚴格,所以并沒有出現盜版。
在阿根廷,知識的獲取變得更加廉價,不管是學費還是書本的價格都在快速降低,普及教育和知識是科恩內閣的重要工作。
《阿根廷西班牙語法》《阿根廷新語言》《西班牙語正字法大全》等更完善的版本也紛紛出現,推動新語言的流行。
于此之外,《圣經》等各種西方經典也紛紛使用新的西班牙語言譯本,使用更加簡單的詞匯,各出版社,教育部門也大量使用新語言,促進了語言融合。
科恩內閣限制新移民大量內部通婚,采取強迫同化政策,把他們統稱為阿根廷人。
這是巨大的難度,整合起來并不容易,好在都是新移民,哪怕是做一些表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