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赫塞安排好這幾周的工作,準備獨自一人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
打包好行李,帶好身份證件,復習資料,定好火車票。
圣赫塞提著皮質手提箱,以旅客身份去往中央火車站,這是第一次乘坐火車離開科爾多瓦市,經驗豐富的克羅斯讓圣赫塞一定要注意安全。
坐在中央火車站的候車大廳,有種時空錯亂交替的感覺,阿根廷現在雖然鐵路長度超過32萬公里,但因為人口基數原因,工業經濟原因,剛花了大成本國有化鐵路,鐵路運輸已經開始沒落。
跟英國佬收購鐵路國有化成本過高也讓阿根廷的國庫快枯竭了,高額關稅又扼殺了國際出口的活力,二戰后的世界貿易才真正起步,多少昏招盡出的感覺。
“真是優秀的匹配機制”,圣赫塞差點笑了出來。
大廳內人不多,跟后世做火車的感覺完全不同,稀稀落落的,體驗還是不錯的,就是人少了點,缺點人氣兒。
火車是晚上9點半發出,第二天早上到布宜諾斯艾利斯,
圣赫塞買的是二等座車票,位于第九車廂的座位。
老式的蒸汽火車,全身淡綠色涂裝,巨大的白灰色噴霧,隨著篤地一聲汽笛,蒸汽火車進站,數了一下,只有十一節車廂,車廂下還刻著一行小字。
圣赫塞湊前一看,“adearica”,呵,還是美國貨,鐵路是英國佬以前投資的,火車是美國佬搞得。
從中央火車站這里到首都有430多英里,約700多公里,路上經過瑪利亞鎮,羅薩里奧,薩拉特等城市,最終抵達首都布城。
不晚點的話九個小時候到,一路上可以領略阿根廷自然風光。
圣赫塞進了火車車廂,老舊的座椅,找到位置坐下。
有些困了,放好手提箱,直接沉沉睡去,本來還想看看風景的,都是烏漆墨黑的,有些想太多,出了火車站兩邊都是黑乎乎的夜晚。
把比索都藏在貼身內衣,手提箱放的東西都不值錢的物件和書,這是上輩子養成的習慣。
一路無事,有些人上車,有些人下車,圣赫塞也就慢慢放松警惕。
車上什么口音語言都有人說,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英語,德語,印第安土著語,波斯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法語,不愧是移民國家。
第二天凌晨六點多,火車晚點,來到了首都火車站,小尼克斯過來接人,招呼坐上出租車,大概十多分鐘,就來到了定好的酒店,五月廣場附近,早上人不多,火車站到這里也很快了。
布城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根廷首都,僅次于巴西的里約熱內盧的超級都會,目前人口有三百多萬,位于拉普拉塔河南岸,南美洲東南岸,河對岸就是烏拉圭了,
不過拉普拉塔河的這個出海口可是太寬了,有點那種新華夏的珠江出海口,新安市看香山市的那種感覺,甚至還寬一些,兩百公里一望無際。
可能是河流還沒淤積到位吧,如同長江出海口五千年前的那種初級版本,說是海灣也不對,這里還是淡水,說是出海口又太大,這個地方大有可為。
烏拉圭算是是阿根廷的兄弟之國,一母同胞,一個媽生的,不過自從獨立后已經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