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鉀三角高原東南部兩個中小勢力被滅,
引起了鉀三角地區周邊大勢力關注,特別是離得近一些的巴羅薩家族分部,讓他們頗為緊張。
巴羅薩家族是胡胡伊省重要家族之一,最老可以追溯到拉普拉塔總督區時代,曾經是薩爾塔都督區的最強家族,薩爾塔都督區后來分出四個省,
在阿根廷統一戰爭期間就是重要勢力,后來受到打壓,目前龜縮在圣佩德羅市和鉀三角的南部先烏卡那卡鎮。
烏卡那卡位于鉀三角偏南,是鉀三角重要的城鎮,包括周圍村莊人口約有9000多人,是鉀三角南部最大的城鎮,也是一個高原城鎮。
烏卡那卡鎮的負責人是布利多巴羅薩,也是鎮長,還是警衛局局長,身兼數職,與瑪利亞鎮那樣的中部城鎮不同,
這里算是他們的私有地盤,鎮區南部300平方公里的所有鹽湖礦都屬于他們的,只需要繳納少量稅收即可。
而東南部的原先的兩大勢力破滅后,曾經的數十個村莊,現在隸屬于雷霆礦業。
圣赫塞也再次準備擴張雷霆礦業,
打算成立一個新的鎮,把周邊的幾十個小村莊合并成一個城鎮,這需要得到胡胡伊省的支持。
這也是被阿根廷憲法允許的,如再偏西的林科那達鎮,就是從屬于阿根廷最大的礦業公司的“卡拉奇礦業”,是他們公司為了開采高查理-奧拉洛斯湖,阿根廷最大的鹽湖之一設立的礦業鎮。
鉀三角地區阿根廷部分有七八萬人,占鉀三角四分之一少一些,
分布了大大小小個中小型型城鎮,最大的就是南部烏瑪瓦卡,隸屬于巴羅薩家族,
西部林科那達,是卡拉奇礦業的,
北部拉基亞卡,大多屬于各種小勢力和官方勢力,
中部的阿布拉潘帕則是阿根廷直屬胡胡伊省外派機構,防止胡胡伊省鉀三角的分裂勢力太過囂張,
現在阿根廷也有一些地方分裂勢力的,但正在不斷的被中央政府收編,行政區條件成熟就改為省,胡胡伊省不是很大,
被分拆后已經沒有了曾經的實力,目前整個省也只有30萬人不到,阿根廷境內鉀三角普納高原地區有7萬人左右,主要是為了開采礦業。
這幾個城鎮是最大的幾個了。
圣赫塞成立礦業鎮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跟其他勢力合作,特別是十多公里外的烏瑪瓦卡鎮,但是投入又是巨大的,所以也需要拉點投資什么的。
像黃昏盡頭和車輪之魂的小軍閥還是蠻多的,他們搞的事情比較雜亂,但胡胡伊省也沒有實力進行清剿工作,伸直有的規模很大,火力兇猛,
鉀三角高原上的礦石很是豐富,但是在高原邊緣多的很,這也是阿根廷最大的礦區之一,只是因為開采難度大,還不如去南邊開采。
胡胡伊省建于1593年農牧業區的貿易中心,主要集散甘蔗、煙草、木材和牛、羊等。
雷霆礦業的總部奧蘭市,反倒是隸屬于帕爾塔省這邊,情況略微有點不一樣。
新建一個城鎮并非簡單的村莊想加,礦業鎮也是為了開采礦業,受制于交通和鹽礦出售價格,這里并不如高原外山谷和峽谷的鐵礦那么好,只是賺點辛苦錢。
圣赫塞打算參照瑪利亞鎮的建設方法,進行礦業城鎮建設,把新的城鎮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