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黨的實力也能更加強大,必隆現在在總統位置多呆一年,阿根廷的實力就要降低不少,三年后估計是徹底沒救了,哪怕有新關稅續命,那時候阿根廷不管誰來做總統,也只能在財政枯竭的情況下,徹底投靠美國人。
這次巴西的聲明,在拉美其他國家也引起了一些連鎖反應,巴拉圭當局直接拒絕美軍進駐,這個本身是板釘釘的,圣赫塞在巴拉圭并沒有太關注,他擔憂的是烏拉圭。
再北方的事情圣赫塞也管不了,但烏拉圭這邊是絕對不允許美國佬駐軍的,那將成為阿根廷心臟部位的一顆釘子,所以烏拉圭的運作很快取得成效。
5月29日,烏拉圭總統安德雷斯迫于阿根廷和白黨壓力,也拒絕了美國駐軍,在野黨白黨領導人馬丁埃切戈延攻擊安德雷斯出賣祖國的行徑,但紅黨實力強大,在國內并沒有在受到太大影響。
烏拉圭白黨也叫民主黨,主要代表農牧業主和天駐教勢力的利益,與烏拉圭紅黨長期爭奪政權,但在烏拉圭影響較小。
紅黨從成立至今一直是執政黨,政治傾向屬社會民主主義,主要代表工商資產階級和自由職業者的利益,實力強大,傾向于投靠美國。
烏拉圭的建立,事實是作為在阿根廷和巴西之間的緩沖國,巴阿兩國在烏拉圭影響力一直很大,左右搖擺,投靠美國人,事實是可以保護烏拉圭利益的,
畢竟烏拉圭人口太少了,現在也不過兩百萬不到,烏拉圭曾經是大拉普拉塔總督區的核心,又被并入巴西,后來加入阿根廷最終獨立,獨立后發展速度一直慢于阿根廷和巴西,勝在政府比較穩定,現在是紅黨執政。
烏拉圭,1778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6年被葡萄牙占領,1821年并入巴西帝國。
1825年,西斯普拉丁省宣布脫離巴西帝國并入阿根廷,改稱烏拉圭,巴西向阿根廷宣戰,未能取得戰功,但當時阿根廷地方不穩定,
雙方只好在1827年簽署草約,承認烏拉圭仍為巴西領土,不久阿根廷搞定國內,阿軍把巴西軍驅逐出烏拉圭,雙方最終簽署和約,承認烏拉圭為獨立國家。
這些只是現在52年發生的一些事情,而且斯大林在全球的威望遠遠勝過杜魯門,除了年紀大了,沒其他毛病,如果能夠多活幾年,估計蘇聯人真的能夠轉型成功,斯大林的能力太強大了。
可惜他的后任玉米大帝水平確實不太高,相對來說,他導致蘇聯思想混亂僵化,在軍事體制一去不復返。
現在全球就是如此混亂,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那就是現在世界秩序還是處于舊殖民體系的末期,美蘇在對付英國人,還是保持了一致的。
丘吉爾下臺以后,英國幾乎失去所有海外殖民地,美國也將失去最后一道門檻,徹底膨脹起來,反倒是蘇聯人,也只能再次隱忍了。
6月1日傍晚,瑪利亞市,
瑪利亞鎮已經正式升級為縣級市,周邊的圣馬丁縣也劃入規模,科沃鎮長老老實實的在搞整合工作。
時隔10個月,圣赫塞帶著康斯坦丁和安保人員,再次回到了這里,看著繁榮的瑪利亞鎮,他的內心充滿了成就感,短短半年時間,瑪利亞鎮人口,已經從10萬增加到13萬。
工廠規模擴大了幾倍,華燈初,瑪利亞鎮的白班工人們已經下班,開始了夜生活,這個工業鎮的各種體育娛樂設施已經修建好,籃球賽,足球賽,乒乓球賽,還有探戈舞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