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認為看過很多必隆夫婦的黑料以后,就對他們兩個有了深刻的認識,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也許并不見得。
這是傲慢和偏見,就如一句話說的好,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但他也沒有停下自己的目標,只是覺得有點不對,仍然在繼續寫炒作文章。
對了他創作的這首歌,叫做
阿根廷,請別為我哭泣
這首后世著名的歌曲,他記得大概的旋律和歌詞,就等必隆夫人去世后發表,他也有些迫不及待了。
本來他是沒什么感覺的,但配音后很快發現自己似乎情緒有點不對,發現自己犯了唯心主義錯誤,而不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思路,順風順水讓他有些自大了。
但他仍然沒有停下來,寫紀念傳體書籍也已經通過新阿根廷出版社的刊號,這本只有短短17萬字的薄薄書籍,名字叫偉大的阿根廷國母-必隆夫人,他早已準備了很久。
三篇紀念文章也是經過精心修正過的,把所有關于必隆夫人的偉光正事例,通過故事的方式展開,也都用了他的真名。
盡管必隆夫人其實可以說很多事情對于阿根廷可以說沒有太大幫助,但這也是阿根廷人自己選出來的,也代表阿根廷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只不過,以后還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有用的東西留下來,讓他為國家的熊熊發展添加新柴,盡管百分之九十九可能都是無用的,但也足以證明必隆夫人是足夠偉大的,論跡不論心。
在他看來,后世三四十年阿根廷各反對派對于必隆夫人的污蔑是有失公允的,這也間接的損害了阿根廷人民的民族精神,至于美國人這些家伙。不提也罷。
就如同玉米大帝對于斯大林的不合理批判一樣,很可能這也間接導致了未來十多年,阿根廷思想的混亂,政治的不穩定。
“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圣赫塞喃喃自語,覺得自己過于自信了。
必隆夫人盡管有一些缺點甚至政治經濟發展的幼稚,但這無損其偉大,能夠切實的為阿根廷底層人民謀取福利,真心實意的對工人好,很多都是切切實實阿根廷權貴對其的污蔑和潑臟水。
必隆夫人得罪了他們,并損害了他們的利益,這些富商、土豪劣紳、權貴們可是最先跑的。
批判質疑必隆夫人的聲音是代表阿根廷權貴階層對她的一種鄙夷,只能說必隆夫人的悲劇,不過是阿根廷在邁向工業化階段的一個悲劇罷了。
她15歲到首都,25歲才碰到必隆,那么這中間有10年,都是痛苦的日子。
并且,還不算前15年,窮苦的日子,私生子,永遠被人們看不起的日子。
很難想象,曾經的阿根廷權貴對于底層人民的欺壓,至今仍是如此,
原始積累的資本家,每一個毛孔里都充滿了罪惡和血腥,鋼鐵巨獸的轟鳴聲唱響了一個時代,工業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
但在欣欣向榮面具下,是無數生活在鐵籠中的人民和死在工作崗位的冤魂。
資本主義帶來了財富,但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與健康危機。肺結核、性病、霍亂成為一個時代真實的寫照。
大英在工業革命時代,羊吃人,英國女工甚至女學生去兼職站街也不過是稀松平常,倫敦經常被稱為霧都孤兒,工業革命時期,英國每年有13000人死于空氣污染,其中倫敦有4300人,似乎印象中的霧都殺人事件還沒有發生還是被掩蓋了,倫敦4天煙霧殺了4000人,可是印象深刻。